加载中…
个人资料
焦尚意
焦尚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48
  • 关注人气:4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2020-03-25 11:16:15)
标签:

贵宾的感觉

昆仑山大峡谷

核桃王

墨玉

屯垦戍边

         一篇后找补的旅游随笔还分上、下?是有点儿事儿哄哄的,但流水账挺啰嗦,现在谁看东西不要求短平快?只好一分为二。有捧场的同志看过本篇之“上”,留言:“贵宾的感觉油然而生。”确乎如此!否则咋游客见到歌舞迎宾、警车开道,都满脸放光?您见过哪个旅游团有这待遇?据说此行还颇有国家行为、帮扶少数民族地区的意思。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10月20日,见识过昆仑山大峡谷,10多辆旅游大巴返回和田。次日上午,从市区西行20公里,到达和田县拉依喀乡的无花果王公园。公园大门内横幅赫然:“热烈欢迎旅游专列游客莅临无花果王参观”。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看这边的街景挺逗,一块交通标志牌咋设置得这么低,难道要当限高牌使唤?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路边也像内地乡镇,餐饮门店并立。远处的商业招牌更是特色鲜明:阿卜力米提阿布杜拉理发店、萨依巴女生美容沙龙、买吐送五金销售点、如孜麦麦提日用百货批发零售店……民族文字咱看着都一样,但大黑体的汉字可是使唤了好几十年的老伙计。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园内说明:无花果王公园占地45亩,2015年1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园内生长有一棵距今500多年历史的老树王,有“独木成林”“无花而果”的特点。整棵树占地面积达1.5亩……无龙钟之态,依然枝繁叶茂,年结果2万多个,6-10月都能吃上新鲜果子,果大鲜嫩,色泽鲜黄,味道甜润爽口,具有强身健脑、延年益寿之功效,被誉为人间“仙果”。维语称无花果为安居尔,意为:树上结的糖包子。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瞥见园里一处餐饮点悬挂的广告。考虑到北京市最低工资2200元,新疆是1820元,这价格不算低。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公园走廊布置的色彩缤纷。“糖包子”是这儿的主打,路边有广告牌:“有五百年悠久历史的无花果10元/个”。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这儿的“王”真不少,辞别“无花果王”,东北行不远,又到了“核桃王公园”。导览介绍:此“王”位于和田县巴格其镇恰勒瓦西村,距和田市区7公里。据考证,核桃王植于唐代公元644年,距今已1300余年,是佛教古国于阗的国都约特干唯一生存下来的活证,据约特干遗址中心1000米。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进园来走过一大厅,销售旅游商品的地方人气都挺旺。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这儿还有个核桃博物馆。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这样的“树龄1362年”的“国家一级古树”标志多敦实!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核桃王占地约一亩,树高16.7米,树冠直径20.6米,整个树干五个人才能合抱。由于年代久远,主树干中间已空,形成一上下连通的“仙人洞”,洞底可容纳四人站立。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核桃王近前,留影的人不断。按照有些地方的做法,这儿一定得有个收费的。正好过来一位跟大树合影的老兄,挎着一书包,很有收费大爷的气质。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看完核桃王,陆续往外走。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这是恰勒瓦西村的村口。如今都富了,汉族地区的村口多半弄个牌楼,这里就是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大“牌楼”,上边是维、汉双文“全国文明村  恰勒瓦西欢迎您”。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村前是停车场,几个维族男女从大卡车上往三蹦子上卸西瓜。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村里街道旁、小店前摊位林立,纪念品和炸鸡腿并肩,既像常规的旅游点,又很有集市的味道。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时过正午,在警车引导下回到市里吃午饭。下午就都在墨玉县境内转悠了。墨玉是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古城,早在汉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驿站。如今墨玉有人口50多万,是全疆第二人口大县。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然后就到了夏合勒克庄园——一面靠着戈壁沙漠,一面紧贴墨玉绿洲,位于和田地区墨玉县城西南15公里的扎瓦乡夏合勒克村,依村得名,约建成于公元1916年,是封建主买吐送阿吉大量资产之一,集政权、族权、宗教权于一体,形成独特的统治体系,是农奴制典型代表。庄园现在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一看这牌子就知道这儿有多“古老”了吧……鼎盛时期,夏合勒克村共有类似庄园15座,由不同的封建地主占有,形成规模宏大的庄园群,后多数被毁,此园仅存。庄园原有典型维吾尔风格雕花大门,园内有主要建筑三栋及一批附属建筑,每栋都建有美木雕装饰的木柱回廊及门窗,庄园占地32亩,有各种树木1000多株……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据介绍庄园可参观的地方应该不少,可能时间太短,我们只在邸宅前大花园大果园里流连,看了一阵四面通透大厅堂中的歌舞表演。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辫子细又长的扎瓦乡的姑娘翩翩起舞。两次从军西域的大唐边塞诗人岑参有诗曰: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少数民族的歌声也用起吉他和电子琴伴奏了,时代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在这个环境里看这样的歌舞,虽美艳动人,但淳朴自然,绝非灯光耀眼的舞台演出可比。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在台上跳舞总不如到观众中来更接地气。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观众中的舞迷情不自禁地跟着扭动,其余人等也都五迷三道地乱拍起来。表演者和观摩者交叉往来,掺和成一锅粥,彼此不分。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在这种气氛烘托下,一旁的水果摊位也沾了光了,生意相当不赖。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有爱孙猴儿的就有爱八戒的。这边有朋友正细端详这“古代牛车”,在斑斑驳驳中体味历史的悠远和厚重。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一位本地妇女显然是带着孙子看热闹,可能她正琢磨:这么稀松平常的地儿有啥可看的?正应了一句时髦语言: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看看。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静谧的田园风光中透露出古色古香,您在大都市里哪儿找去?搁北京您就是想看看麦田、棒子地,都得六环开外。不细细咂摸,“无花果”25、“核桃王”10元和“夏合勒克”20的门票钱花的不冤枉了吗?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当年唐僧取经从洛阳动身,经西安、敦煌、吐鲁番、库车、喀什,然后就奔了吉尔吉斯,绕个大圈儿才到印度古天竺。他要从库车就奔西南蹽下去,顺今天的217国道,能少走不少弯路;还能路过和田,眼前这匹马备不住就是小说里他的坐骑“小白龙”。

    从庄园出来,接茬又参观了“和田托合提瓦柯桑皮纸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我们从墨玉县西南又跑到墨玉县以北29公里的生产建设兵团农14师47团。团部广场一侧是四十七团屯垦戍边纪念馆,另矗立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碑的外形就是“47”的字样。碑文展现了47团的光荣历史。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碑文:“四十七团是一支久经革命战争考验,战功卓越的英雄部队,前身最早为红六军团一部,参加过举世无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部队整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9旅719团。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新疆和平解放后,为及时粉碎国民党残余在和田的阴谋叛乱,1949年12月5日十五团1800名官兵奉命从阿克苏出发,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历时18天,行程1580里,胜利解放和田。”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碑后面碑文更详尽介绍了47团六十多年来模范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伟大指示,肃清匪特、发动群众、建设政权、屯垦戍边,为和田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建立了历史的功勋,他们像沙漠中的胡杨,深深扎根在和田这块贫瘠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用生命书写了一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军垦诗篇。落款是中共十四师委员会、第十四师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这面铜錾浮雕再现了这一光荣历史。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纪念馆一进门就是47团进军新疆的路径展示:从酒泉、安西出发,经吐鲁番、阿克苏,最终到达和田。恰如“前言”中所说:这里是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驿站,这里是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的沃土,这里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句所指的地方……在这里,一支传奇部队和英雄群体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当年进军新疆的是第一野战军,展览开始即展示了大量实物和历史图片,着重介绍了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和政委习仲勋。一代勋名卓著的伟人令人景仰。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走进展厅,俨然置身于大漠胡杨林中。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兵团历史上从来不缺各地的热血青年。浙江支边青年有名有姓,不知北京青年咋没有?“前言”中讲:这支部队是工作队,从到达和田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把和田当故乡,把当地群众当亲人,深深融入各族人民之中。帮助地方建立政权,开展土地改革,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引领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展出的当年物件都带着时代的烙印,引人深思。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在纪念馆接受了满满的传统教育,为此行增添了庄重的色彩。上学时有邻居大哥去了兵团,但是在黑龙江。那当儿学生离开学校有插队、农场、兵团等去处,总之是都要投身三大革命运动中,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其时全国设置生产建设兵团的地方不老少,如今只余新疆还有兵团建制。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纪念馆旁有“四十七团老兵镇”大楼,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和“昆玉市老兵镇人民政府”牌子。墨玉是县,昆玉是市?查资料才知道,昆玉是自治区直辖县级市,跟兵团第十四师“师市合一”,由兵团管理。老兵镇是昆玉市辖镇,团场城镇之一,是“团镇合一”的管理体制。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是日晚,我们来到久负盛名的和田夜市。旅行团的安排是这天只负责早、中两餐,特别备注:“晚夜市游客自费品尝当地特色饮食、体验少数民族风情,晚餐敬请自理!含行程所列景点门票,不进景区,费用不退。”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夜市里游客乌央乌央的,基本都是餐饮小吃,跟咱的春节庙会差不多。我们同一包厢的四个人也一起吃了点儿拉条子、羊肉串之类。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几乎所有的人在统一行动,一吃、二逛、三拍照。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这儿的摊点横幅广告有同一格式,以“和田夜市”打头,后边跟着罗列经营内容。比如这摊,花卷、包子咱知道,看着“油塔子”就蒙了。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这儿的摊位经营者也是特能干的架势,比如这两位卖疙瘩抑或莜面卷的维族大嫂。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夜市里本地吃食不少,羊肉串、烤羊腿香气扑鼻,但大棚里啥味儿都倍儿窜,诸如长沙臭豆腐,正经是臭遍全国了。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经过夜市的“熏陶”,也该出来过过风了。一墙之隔,这儿可是“轻松地带”。门口有位售卖手纸的老者,至此咱才知道进此门真能“轻松”了。

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在路边等着上大巴回酒店的人群中,一位老人家满脸的满足,一看就是玩儿得特开心,见我要拍照,极端配合。新疆行(三)警车开道在和田/下
    回望和田夜市,让我想起了好些年前的东华门夜市。和田给人留下了和田玉一般的美好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