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麋鹿苑里观“麋鹿”

(2016-09-01 12:16:42)
标签:

皇家苑囿

南海子

麋鹿回归

湿地文化书画院

纳兰性德

分类: 身边琐记

    南海子是京郊一处知名湿地公园。历史上南海子曾是辽、金、元、明、清的皇家猎场,还是后两朝的皇家苑囿。如今南四环至南六环、京开高速至京津塘高速之间的广大区域,几乎都是昔日皇家苑囿领地。今天的“南海子”只是当年“南海子”众多海子中的“三海子”。那里有个“麋鹿苑”。

http://s16/mw690/001muhx7zy74spbujaD7f&690

     8月29日下午,我又和著名画家于永茂、画家兼微缩宫苑制作专家胡连国碰头,相聚在南海子麋鹿苑。我们先到了这里的“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

http://s13/bmiddle/001muhx7zy74sw1JyUccc&690

    博物馆门前立着广告牌,昭告游人:这里正举行“第31个麋鹿回归祖国纪念日”系列活动,其中有书画摄影展。永茂老兄和潘清泉、张建强诸位,不但出谋划策,还组织实施,现租展板、画框,连带布展、挂画,结结实实出了一身透汗。时间既紧迫,劳心又劳力,都是尽义务。于兄有话:咱就想着弘扬传统文化、家乡的悠久历史了。

http://s10/mw690/001muhx7zy74soDYZYd19&690

    一楼正厅中央是麋鹿雕塑。低处的鹿角可能是游客摸光亮的,许多设置在公共空间的雕塑都有此类现象,但高处的角尖怎也那么亮?姚明没来过这儿啊?没琢磨透。

http://s15/mw690/001muhx7zy74s95STKe8e&690

    上到二楼就看到见了书画摄影展的前言,解了“麋鹿回归祖国31周年”的惑。落款是博物馆和“湿地文化书画院”。由于是“爆汆儿法”办展,老于只好到朋友处寻得20多幅书画,又发动南海子麋鹿苑员工,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亮出来,齐集了50多幅摄影佳作,终于让展览按时开了张。

http://s15/mw690/001muhx7zy74sAr0Y3kee&690

    展览自然是永茂同志领衔,一幅《鹿苑春晓》的中堂生机勃勃,再配上张泽檀笔清意秀的对子“囿苑徐行吟麋鹿,槐荫静坐赏天鹅”,麋鹿苑的诱人美景您就想去吧!
http://s10/bmiddle/001muhx7zy74s9h2BQd19&690
    画展头一幅是署名“老铁”的朱铁川《春满麋乡》,晨雾缥缈,柳绿桃红。在张友才先生一摞研究南海子的专著里,有许多朱铁川先生所画插图,文图相映,珠联璧合,对家乡的热爱,对南郊风物烂熟于心,是毋庸置疑的。

http://s16/mw690/001muhx7zy74vtaLh6L2f&690
    张建强不但是书画摄影展前期策划的干将、落实展务的劳模,其描绘南海子的国画作品也不含糊。《家园》中垂柳摇曳、春水荡漾,池中天鹅、岸上麋鹿,都在向大自然炫示着春的欢快,和它们的家园的美好。

http://s14/mw690/001muhx7zy74sdcBsq9bd&690

    这幅中央民大傅以新教授的麋鹿苑风光,描绘了皇家苑囿之晨,一派宁静祥和。麋鹿位置的安排也别有情趣,虽说疏密是老生常谈,但细琢磨,水岸中心的两头麋鹿极似发号施令者,一侧涌出的一群好像清晨出操的学生,迎着朝阳向远处跑去。
http://s3/bmiddle/001muhx7zy74s9quu8q12&690
    又是一幅傅以新的大作,《暖日》名副其实。依旧是逆光效果,憧憧树影中现出国宝麋鹿的身影,色彩简练、层次分明,颇有套色版画之妙。就如麋鹿俗称四不像,所以珍贵,如今哪个行当都讲究跨界、跨领域,画种之间的借鉴亦然。

http://s5/bmiddle/001muhx7zy74vvGwGoI24&690
    这幅是牛志晔作品《秋湖》,也是墨色分明,对比强烈,大片渲染和精致笔触相结合,宏观大气,深秋气氛和湿地气韵浑然一体,诗意盎然。
http://s3/bmiddle/001muhx7zy74sAzzR0Sa2&690

    张秀华的《晨曲》纯以水墨书写情怀,黑白灰经营得有层次、有节奏、有韵味,不着一色,但画面丰富,看着舒心、养眼、痛快!
http://s6/mw690/001muhx7zy74sa1Hg5n05&690
    赵占东的《芦汀秋韵》浓墨重彩,淡淡的晨雾、渺渺的水淀、暖暖的芦苇、洁白的鹭鸶,南海子的秋韵是那么美妙!
http://s6/bmiddle/001muhx7zy74sa9lGCh95&690
    马铁军的《麋鹿苑之春》,从一个新角度诠释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名胜之地:昔日帝王家的禁苑如今成了公园、市民休闲野游的好去处。
http://s9/mw690/001muhx7zy74sajm38c48&690
    在张扬、于永茂合作的《麋鹿苑之春》里,麋鹿是绝对的主角,满园的桃花、柳丝映衬着嬉戏、饮水的麋鹿,生动活泼,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http://s2/mw690/001muhx7zy74sasb29j71&690
    胡连国的《明月鹿影》与众不同。别人都画昼间景象,俺就画月夜,同样的水面、树木和国宝麋鹿,都笼罩在皎洁的月色中。老胡像制作南海子微缩宫殿群那样悉心,刻画的树木、水岸等物象,结构清晰结实,又都统一在诗意的朦胧氛围里。齐白石说画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否可以说景也美在清与不清之中?

http://s11/mw690/001muhx7zy74s9Ak7Im5a&690

    麋鹿苑博物馆名副其实,哪儿哪儿都是鹿的痕迹,连天井里的大吊灯都是“鹿角”的枝枝叉叉组成。
http://s2/bmiddle/001muhx7zy74saG65ln71&690
    哪位要是说这儿怎么整出了“现代派艺术”或“新潮书法”?那您可看走眼了,这是咱这儿科技工作者钟震宇的显微摄影——麋鹿细支气管切片的影像。确实很现代,很艺术吧?下面两幅“现代派”作品也都出自这位作者之手。

http://s5/mw690/001muhx7zy74sdyeLd2f4&690

    以前老说“艺术源于生活”,这回见着活生生的例证了。眼前酷似“现代艺术”的这幅摄影作品,即是显微镜下的麋鹿唾液细胞。这种规则又饱满的排列组合简直天衣无缝,极具现代美感。不知道那些现代派大师们看到这样的图片,有啥感想?
http://s11/mw690/001muhx7zy74saRg9bc6a&690
    又是一幅精耕细作、节奏感十足的“现代艺术品”。这是麋鹿的脂肪肝细胞,原来动物也可能脂肪肝,这词儿听着熟悉、亲切!
http://s7/mw690/001muhx7zy74sb2o1b8b6&690
    《破浪》还是钟震宇的作品,人家不但拍摄微观世界,大家伙一样拍得精彩。如果不是有在这里工作的便利,恐怕拍到麋鹿在水中驰骋的镜头,可能性不太大。
http://s13/mw690/001muhx7zy74sdKp6Hi0c&690
    潘清泉是麋鹿苑里的摄影家和活动家,在酝酿展览、组织征稿的过程中贡献颇多。这是他的大作《花间湿地擂台赛》,多有诗意的标题。春暖花开时节,麋鹿界的两条好汉,为了爱情,各不相让。
http://s3/mw690/001muhx7zy74sdUHAaua2&690
    白加德作品《幽涧惊鸭》,把野鸭惊飞的一刹那完美滴表现了出来,美不胜收!

http://s4/mw690/001muhx7zy74u9peouL53&690
    潘清泉作品《春水秀波自驾游》,把黑天鹅家庭生活的美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晶莹剔透的湖水中,天鹅母亲温情脉脉地看护着尽情戏耍的小宝宝。真应了人类社会中那句老话:一个也是养,一群也是放。

http://s9/mw690/001muhx7zy74sbaDKKkf8&690

    在这里的廊厅之中,可以舒适地欣赏到麋鹿苑的春夏秋冬。
http://s11/mw690/001muhx7zy74se7gikW8a&690
    比如这幅潘清泉作品《夕阳映雪惊飞鸭》,就把雪原上夕阳下野鸭群飞的盛景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平时您偶尔逛一次麋鹿苑,能见到如此美景的几率微乎其微。

http://s13/mw690/001muhx7zy74suwRkRKec&690

    永茂老兄对麋鹿苑情有独钟,对这里的四季风光了如指掌,跟我描绘着南海子雪景的惬意和禅意,他的画室就在这园子里。他的得意之作就是雪后南海子的长卷,地道。
http://s1/mw690/001muhx7zy74seqIjyE30&690
    连国同志对一幅摄影作品中水面倒影里一只游弋的小鸭感兴趣,倒影中又有一片夕阳染红的点点莲杆,给整幅图片渲染上一层神秘色彩。
http://s10/mw690/001muhx7zy74seyEb21c9&690
    这时博物馆的两位姑娘走过来。原来周一是闭馆日,人家是来关闭照明和空调的。继上次和这哥儿俩,以及张友才、王国之去参观中华耕织文化园,这是又一次享受“专场”待遇。老于赶紧迎上前去:姑娘,稍绷,我们再看一小会儿。

http://s5/mw690/001muhx7zy74sf9woug64&690

    浏览完二楼的书画摄影展览,我们又到一楼看了个鹿角专题展。看来啥东西兹要集中一块堆儿,都够震撼的。

http://s6/mw690/001muhx7zy74sfsVhGJb5&690

    楼道里满壁鹿角,深冷色调背景上的浅色头骨,看着有幽灵的感觉,惊讶?惊诧?惊悚?惊心?
http://s16/mw690/001muhx7zy74seHWzNl9f&690
    来到鹿角展厅,展板和灯光又是一派暖色调,烘托得气氛热烈、温馨;相同的是鹿角依然满目皆是。
http://s1/mw690/001muhx7zy74sf29SfKa0&690
    这里不愧专业科研和科普工作重点机构,从鹿角的起源和进化、鹿角和人类文明、鹿角的形态变异、千奇百怪的鹿角、鹿角的功能……把鹿角的方方面面折腾一底儿掉。http://s1/mw690/001muhx7zy74sfjN2zC70&690
    到了这儿我才知道,在大约3700万年前,鹿类动物的祖宗并不长角,个头儿才跟野兔那么大;3000万年前,有角的鹿才出现;200万年前,鹿的种类、数量才达到顶峰;鹿在动物界的成功,鹿角是重要因素之一;现存最大的鹿是驼鹿,最大的角有30公斤。
http://s2/mw690/001muhx7zy74sfEMnXX01&690
    在这个鹿角专题展览上,不但文字、图片丰富,而且模型、标本众多,有玻璃阁子里的袖珍型展品……
http://s3/mw690/001muhx7zy74so1nmAa72&690
    还有在仿真环境里的鹿类标本,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老胡给我在这俩鹿哥们儿跟前留了个影。
http://s9/mw690/001muhx7zy74soa3Q2Q08&690
    老于站在设计成在冰雪世界里追赶鹿的狼旁边端详许久,赞叹道:这家伙真叫肥!我说换了谁,整天有鹿肉吃也瘦不了。
http://s15/mw690/001muhx7zy74somknzEbe&690
     我们看这一组都感觉很亲切,这环境不就是南海子麋鹿苑里的景色么?
http://s3/mw690/001muhx7zy74souQnaW42&690
     一个“奥斯瓦尔先生小屋”在展览中凸显出来。

http://s2/bmiddle/001muhx7zy74ss3LZ5f71&690

    原来这个奥斯瓦尔先生是个和鹿结缘一辈子的德国老人,并在6年前把他收集的多达3600件有关鹿的藏品转让给了这里。我说看展馆里的鹿角咋多得邪乎,原来还有老奥先生的一份功劳。
http://s12/mw690/001muhx7zy74suIpg8P9b&690
    这三头鹿的动态、神态,就差一口气儿,跟真的、活的一样!
http://s10/mw690/001muhx7zy74soSqtap89&690
    看完展览,俺们溜达到院儿里,正看见两只孔雀也在绿地里溜达。这才体会出老于说他在画室里一打开窗户,就能看见孔雀、狍子之类的生灵时,那神清气爽的感觉。肯定比喝俩清心除烦的珠莲清新口服液都舒坦,画出的画儿来能不好么?见天在皇家苑囿里作画,可着全北京您找不出第二份儿来!
http://s11/bmiddle/001muhx7zy74spBArGyca&690
    在绿地上看见了一尊洋人雕像。看旁边说明,这是英国乌邦寺十四世贝福特公爵——亨利·罗宾·伊安·拉塞尔。说乌邦寺的十一世公爵为避免麋鹿灭绝,于1898年收集了散落在欧洲动物园中的18头麋鹿,饲养、保护在庄园中。这位“十四世”于1985年、1987年两次共赠送麋鹿38头给咱麋鹿苑,实现了他们家族让麋鹿还家的愿望,为拯救麋鹿做出了特殊贡献。在麋鹿还家20周年时立此碑,以示敬意。落款是“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2005年8月24日”。

http://s11/mw690/001muhx7zy74sCpahN8aa&690
    碑文讲清了当今“麋鹿苑”设立的缘起,也让人对这位“十四世”深怀敬意。俺对碑文稍有感想,一是洋人名字太啰嗦,远不如咱张三李四那么简练;二是还欠几句简洁的说明,中国的麋鹿为啥漂洋过海“散落”到欧洲?总得叫人弄明白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不是?

    一般都说,1865年法国传教士大卫到北京南郊考察,掏20两银子贿两头麋鹿,制成标本运回国,经鉴定不但是一新物种,还是鹿科一单独的属从此麋鹿被叫大卫鹿。1866年后,英、法、德、比等国驻清公使及教会人士明索暗购,从这儿弄走了几十头,养在各国动物园。后永定河水发水冲破南苑围墙逃散麋鹿成饥民果腹之物。到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麋鹿几乎被杀光。残存者被运到欧洲各地

      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说麋鹿“大部分于1895年死于洪水,其余的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被杀”,接茬儿就是在“公爵的关照下……”麋鹿怎么出洋的?还是没说。老外为尊者讳可以理解,但一码儿归一码儿,咱总不能老干田中角荣一访华,就不许老百姓看《平原游击队》那样的事儿了吧?
http://s2/bmiddle/001muhx7zy74sD0DJ8Bb1&690
    麋鹿回归纪念园的路标挺漂亮。
http://s13/mw690/001muhx7zy74sDj1xfK9c&690
    “十四世”置身在这样漂亮的风景中,也算咱对得起这位“公爵”了。
http://s6/mw690/001muhx7zy74spIQvuld5&690
    连国看到水面景色入画,接茬儿拍照。

http://s6/mw690/001muhx7zy74spnBuShc5&690

    黑天鹅伉俪漫游在如画的水面,真正是优哉游哉,幸福得要命。
http://s14/mw690/001muhx7zy74spWYACF8d&690
    就是简单如这些水生植物者,看着也极赏心悦目。
http://s6/mw690/001muhx7zy74sq9jgfba5&690
    麋鹿苑的文化品位体现在方方面面。明珠虽是清宫戏里的大奸臣,但他儿子可是有清一代的大词人。据张有才先生考证,纳兰性德当上康熙御前侍卫后,多次伴驾至此,亦有多首吟咏南海子的诗作。纳兰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可有一号。
http://s3/mw690/001muhx7zy74sqko3g632&690
    到了麋鹿苑总得看点儿活的麋鹿啊!见时候不早了,俺谢绝了永茂老兄的盛情。谁让咱肩负饲养员重任,还得给那娘儿俩做晚饭呢。看着路边的“麋鹿”,装着一脑袋收获,回家!

    以前写过两篇麋鹿苑的文字,有网友留言说看了半天,那麋鹿呢?我说这不是也给下回再来留个由头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