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变身为一个追星族,去著名的三里屯美嘉观看了Michael的终点电影。因为正巧白天在那边讲课,所以才让懒惰的我有了这个正式向我多年的偶像告别的机会。因为是他并且仅仅是他的fans,我打消了大部分由于追星行为带来的罪恶感和羞愧的念头。
这电影我期盼了很久,从散布出消息的那天起。只是一直在隐隐担心会不会像当年取消北京演唱会一样又一次剥夺中国人跟世界同步的机会。居然,居然我们可以参与全球首映,于是我来了。
谢谢小紧用她的会员卡电话定购了电影票,让事情变得简单易行。本来在我的想像中,我也许要为搞到电影票大费周章,甚至深夜排队,就如同这几天工体前面披星戴月不辞劳苦的国安球迷,但事实证明我在杞人忧天。事实上像我一样把这电影看得很重要并具有仪式感的人并没有那么多,比如小紧。在她眼里,Michael只是一个过了气的白脸老头,声嘶力竭地唱着老去的旋律。但我不这么想,他在我心里永远是KING,有着传奇悲壮人生的天王。
电影并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出现那些动辄昏倒在地的歌迷,刚开始那些舞蹈演员的哽咽其实已经是悲伤的顶点。后面的每一首歌,每一个细节,都让感动一点点堆积,替代了刚开始的悲伤。Michael如此认真的预演每一个环节,跟世界相约JULY再见,每当我想到这个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的人很快就会带着谢幕演出的愿望离我们而去,我们看到的这个鲜活的影像其实已经只是一个消逝了的幻影,那种难以抑制的难过顷刻间就会填满身体的每一个缝隙,这难过并不是悲伤,而是深深的遗憾。
看着他一丝不苟地校正着演出效果,一遍遍演练着舞蹈动作,我真想告诉他路就要走到尽头,不必如此辛苦,应该趁着最后的时光再享受一下人生。但我什么也说不了,那只是银幕上的一帧帧视觉暂留,这种无奈就像老王的离去一样沉甸甸,黑洞洞。后来一转念,我相信在舞台上发光应该就是Michael最大的享受,至于我等凡夫俗子的欲求对他来讲也许只能算是过眼烟云。
当man in the mirror的旋律逐渐响起,我的眼框还是悄悄的湿了一下,不知是为了年少时的偶像,还是为了一个绚烂生命的华彩终章。字幕卷动时灯光重新点亮,我一回头望见了几个泪眼婆娑的姑娘,我一边窃笑,一边偷偷挤干了双眼。
一休说:就到这里,休息,休息一下吧。
Michael说:This is i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