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捷克布拉格旅游布拉格城堡圣维特大教堂 |
站在伏尔塔瓦河以西的城墙上,眺望千塔红顶,回眸历史变迁。布拉格城堡是布拉格之城的至高荣誉点,见证了这座城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向世人诉说着它的辉煌与兴衰。这里不仅是历代波西米亚诸王的政治中心,也是现今捷克总统的办公所在地。布拉格城堡始建于九世纪,经国内外诸多建筑师和艺术家的改建、装饰和完善,汇集了各个时期建筑艺术的精华。
02.城堡区内共有三个庭院,包含了广场、教堂、修道院、花园、皇孙贵族入住的宫殿和平民百姓栖身的平房等大片区域,是世界上至今为止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城堡区。
03.1920年,斯洛文尼亚建筑师Josip
Plečnika对城堡进行了整体改建,第一庭院的大门就是这次改造中重修的。门柱上方的雕像是根据Ignác František
Platzer 1762年创作的《巨人角斗》复制而成。
04.通往第二庭院的门叫马蒂亚斯门(Matyášova
brána)。上方灰泥铭文刻着1614年马蒂亚斯(Matyás,1557--1619)统治期间建成,但据考证其主体部分很可能在马蒂亚斯的哥哥鲁道夫二世统治时期已建,是由意大利建筑家Giovanni
Maria
Filippy设计的,为波西米亚首个巴洛克式建筑。大门两侧粗壮的旗杆上挂着捷克和欧盟的旗帜,捷克总统目前就在此处办公。
05.穿过马蒂亚斯门来到第二庭院,庭院被四面建筑完全围合,这里又被称为新皇宫(Nový
královský palác)。庭院中央的巴洛克式喷泉为科尔(Jeroným
Kohl,1632-1709)于1686年设计,现在被称为科尔喷泉。中央支柱底层雕刻着智神墨丘利、火神伏尔甘、海神尼普顿和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中层是特里同,顶层为三狮顶球,泉水从狮口中吐出然后逐层落下,充满灵性。第二个庭院上还有一个醒目的白色圆形尖顶建筑,这里是由玛丽亚-特蕾莎女王的御用建筑师NiccoloPaccasi设计的圣十字教堂。

06.步入第三庭院就是宏伟壮观的圣维特大教堂。圣维特教堂全称圣维特·圣瓦茨拉夫和圣阿达尔贝特主教座堂(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 Václava a
Vojtěcha),始建于1344年的这座教堂,经历了数次改建与停工,一直到1929年才完全建成。教堂的建筑融合了罗马式、巴洛克式、哥特式多种风格为一体,但整体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更为着重。
07.1370-1372年在南门上用马赛克绘制了“最后的审判”,此门被称为“金门”(中门最上方是基督被手持其受难物的天使围绕,下面是六位捷克圣人,再下是查理四世和第四任王后伊丽莎白;左门上方是圣母玛利亚和六位使徒,下方是天使唤醒坟墓中的人进入天堂;右门上方是施洗者约翰和六位使徒,下方是持剑的天使长米迦勒将罪人赶进地狱之火),国王通过此门进入教堂举行加冕礼。
08.在教堂的巴洛克式尖塔上,有一个双表盘大钟。这座从十六世纪开始一直就安装在那里的钟,其中一个表盘以小时计,另一个表盘以一刻钟为单位。
09.



15.

16.

17.


19.

20.

21.

22.

23.内波穆克的约翰礼拜堂,最上方是虔诚的约翰手捧带有救世主基督的十字架,眼中充满谦卑和慈爱。他脚下的银棺上雕刻着那个古老的传说:约翰正在听王后忏悔。银棺被两个跪着的天使托举着,据介绍这个银棺是可以被打开的,里面确实存放着约翰的遗骸。棺墓上方的红色锦缎华盖由四个银质的天使牵拉着,这是1771年时任布拉格大主教捐赠的,由一位名叫Nováka的银匠制作。
24.
25.
28.

30.正门上方的玫瑰花窗由 Frantisek Kysela于1925-1927年设计,也是描绘了圣经的故事。

31.

32.教堂内部的玻璃花窗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33.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阿尔丰斯·慕夏(Alfons Mucha,1860-1939)装饰了中殿北部新主教礼拜堂的花窗,这扇花窗描绘了天主教在波西米亚的起源。博里沃伊一世在开创普热米斯尔王朝后于公元883年接受了基督教传教士西里尔和美多德兄弟的洗礼,从而确立了基督教在波西米亚的主导地位。中间主画面表现的是美多德为博里沃伊一世洗礼,旁边站着西里尔,下方坐着博里沃伊一世的妻子鲁德米拉,她膝前跪着的红衣男孩为她的孙子瓦茨拉夫。主画面左右两边分别描绘了西里尔和美多德的一生。














51.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