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港澳台纪实 |
香港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如果只热衷于买买买和去那些热门的景点,你永远也发现不了这个城市真实的一面。抛弃了姑娘们喜爱的迪斯尼和海洋公园,不走寻常路的我在第二次香港游中继续挖掘了一些小众又冷门的地方。
乘着怀旧的铛铛车一路向西,穿过人流量密集的铜锣湾和中环商区,在上环的东街车站下了车。上环靠近中环的永乐街、德辅道西以及文咸西街一带,有一个特色街区「海味街」,其实海味街并不是只有一条街道,而是这个区域的统称。这里八成以上的店铺经营的都是海味铺,专售卖来自全球各地、种类繁多的优质海味,成为香港人最爱的干货集散地。与海味街相邻的还有「药材街」—高升街,「参茸燕窝街」—永乐街和文咸西街,另外著名的「古董街」—荷李活道和「百年露天菜场」也近在咫尺,这几条传统的街道形成了上环至中环最具有生活气息的特色街区。
海味街一带,至少有超过二百间参茸海味铺,售卖来自全球的各色海味,数量为全港之冠。所谓海味,多为海产类食品,经生晒或人手处理,制成可长时间保存的食物,最常见的是干鲍鱼、干贝、虾米、鱼翅、腊味等。从19世纪香港开埠不久,参茸燕窝海味行业亦曾经兴盛一时,现时海味街的范围内就陆续开设了多家海味店售卖鲍参翅肚等海味,很多店铺一直经营至今。所以海味街上百年老店不在少数,许多被熟悉与信赖的老铺更是香港本地人置办年货的必到之处。无意中走入有着近百年开店历史的「同兴泰记」,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收银柜仍沿用了旧时的传统手工记账方式。年事已高的掌柜坐镇收银台负责收款记账,身后橱柜内整齐的摆放着数本账簿,除了在账簿上登记顾客所买的明细金额外,同时他还会另外手工书写一张清单供顾客留存。在今时今日电脑代替人脑掌控一切数据的信息化时代,真的很难再找到第二家如此怀旧又传统的老铺。
TIPS:香港市场上大多使用斤或磅作为重量量度单位,消费者在购物时要先询问清楚以何种重量单位为计算,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纠纷。英制所使用的重量单位为磅,每磅为12安士,即454克。香港所使用的斤为一斤十六两,一两为十钱,一斤等于 600 克,每两为 37.8 克,每钱为 3.78 克,与大陆一斤等于500克不同。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同兴泰记」创立于1919年,是一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海味店铺。在货比三家后,最后我还是决定在这家选购干货。推荐大家可以购买些日本产的干贝,价格稍贵品相完整的可以当伴手礼送人,自己吃的话可以选购碎干贝,价格实惠,味道鲜美,用来煲汤煮粥或烧菜都一级棒。如果游客分辨不出货品的优劣,不妨可以跟着当地人一起购买。
18
19
20 前香港特首董建华也曾光临过这家老字号,当时的合照被放在了店铺最显眼的位置。
21
22 手工书写的购物清单,一看掌柜就是练过书法的。
23 逛完海味街,可以沿途再逛下相邻的参茸街和药材街。
24 因怕质量问题产生纠纷,一般售卖参茸的商家不建议顾客当场磨粉。
25
26
27
28 和中环商区的繁华相比,上环一带更富有生活气息。
2930 由荷里活道和摩罗上街组成的古董街区域恐怕是有些去过香港数十次的游客都未必知道的地方吧。古董街上大大小小有百多间古董店、摊,有真古董,也有赝品、旧货、工艺品等,识不识货、值不值钱,全凭买家的眼力。
31
32
33
34
35
36 充满市井气息的“百年露天菜场”在中环卑利街、结志街和嘉咸街一带,狭小的街道两边鲜花铺、鲜肉铺、海鲜铺、蔬菜铺等等依次排开。初游香港特地寻过来逛了一圈,这回我又去体验了一下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位于荷李活道黄金地段的文武庙,是香港现存较完整的历史建筑,建於1847年,供奉文昌(代表功名与官禄)、关圣(代表信义与财富)文武二帝,长年香火鼎盛。
45
46
47 可以把经济实惠的铛铛车当作观光旅游车来乘,坐上二楼车厢一路看风景。
48
49
50 中环苹果店,我去的时候果6还缺货,春节后才开放购买的。
51 附一些维港两岸的景色
52
53
54
55
56 元旦里的尖沙咀很热闹,露天广场上演着浓郁中国风的舞龙舞狮。那场美妙的维港跨年倒计时烟火秀我实在没毅力去等,最后还是在酒店房里看的直播。
5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