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

(2014-12-02 09:02:14)
标签:

日本

京都

红叶季

伏见稻荷大社

千鸟居

分类: 亚洲风情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在电影《艺伎回忆录》中有一幕,女主人公小百合童年时代穿着木屐飞奔于朱红色的千鸟居中,随后她越跑越快、越跑越远直到消失在这抹红色的尽头,镜头慢慢地拉回她已长大成人。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就取景于伏见稻荷大社,延绵不绝的朱红鸟居仿佛带人穿梭在时空隧道

 

鸟居是日本神社建筑里特有的标志,为“开”字形的大牌坊,通常为木制或石砌。主要用以区分神域与人类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种结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将它视为一种“门”。位于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就是因为鸟居而闻名的神社之一,鸟居高达万座以上一直延伸到稻荷山顶,非常惊人。该社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稻荷大神是掌管商业和农业的神明,因此有许多商界人士、企业公司会来这里祈求农作丰收、生意兴隆、财源滚滚。许愿或还愿者会供奉一座鸟居,经年累月之下神社内竖立的鸟居一个连一个形成了无尽头的隧道。整个稻荷山头都覆盖着数不清的红色鸟居,如果全部走完需要两三小时左右。而每一个鸟居根据价格高低也有着不同的大小,有的地方鸟居排列还会一分为二,由两条通往同一个地方的隧道所组成,如此可以容纳更多的鸟居。

 

一路走向伏见稻荷大社的路上,你会发现从招牌、路标到纪念品随处可以看到狐狸的身影。那是因为日本人从很久以前就相信狐狸是介于人与神之间的使者,能够保佑五谷丰收及风调雨顺。与一般神社大不相同,伏见稻荷大社入口处就伫立着威风凛凛的狐狸石像,右边的狐狸嘴里叼着宝珠,左边的则是叼着一把钥匙,与朱红色的神社相互辉映形成一片神圣的画面。

 

地址:京都市伏见区深草薮之内町68番地。 

门票: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观光;神社参拜时间为8:30-16:30。

到达方式:稻荷站(JR奈良线);伏见稻荷站(京阪本线)下车步行约5分钟;稻荷大社前站(京都市巴士南5路)。

【特别提示】千鸟居非常适合拍人像照,各位美女们可变身和服MM前去凹造型。但由于该景点免费开放,游客也非常多,若是不想同路人甲乙丙丁一起入镜,建议赶早或赶晚。


02 这次住在祗园,我主要利用的交通都是京阪本线【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03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04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05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06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07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08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09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10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11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12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13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14【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15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16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17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18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19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20【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21 经日晒雨淋后某些鸟居会有掉漆暗淡的情况,可以出钱请工作人员重新描绘。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22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

23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

24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

25 这次沿途遇上许多各种年龄层的秋游学生,不得不佩服日本小朋友体质真心棒,我穿着羽绒服冻到鼻涕乱流,人家短袖短裤依旧活蹦乱跳,实在厉害【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看来中国男足永远也别想赶上他们了。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

26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

27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28 逛神社的同时也别忘了买一个绘马,写下自己的心愿并祈福。伏见稻荷大社绘马非常有特色,分别是木质的朱红鸟居及狐狸造型绘马,大家可以天马行空的在狐狸脸部画上任何图案,进行二次创作。【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29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绘画创造能力,有些图案相当可爱。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30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31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32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33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34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35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

36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

37
【京都】穿越千鸟居的朱红隧道38
http://www.xiami.com/widget/27947026_1769714940,_235_346_FF8719_494949_1/multiPlayer.sw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