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

(2014-08-11 10:10:35)
标签:

马来西亚

槟城

姓氏桥

旅游

水上木屋

分类: 亚洲风情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
槟城姓氏桥的水上木屋并不是什么奢华度假酒店,而是当年华人从中国下南洋来到槟城的聚居地,并根据华人的姓氏来区分聚集区域,有姓周桥、姓林桥、姓李桥、姓陈桥、姓李桥、姓杨桥和杂姓桥等8处姓氏桥。随着时间的变迁,原来的8座姓氏桥因老化拆除和海水腐蚀的原因目前只剩下6座了。每一座姓氏桥都有一条用木桩支撑、木板铺建,延伸至海中央的主桥梁,在这条主街道桥梁的两侧还有很多分岔路。沿海而建的水上木屋就搭在旁桥,底部也是用一根根木头立桩支撑在海中,桩上再铺设木板,木板上架梁盖屋。此处聚居的老一辈华人靠出海捕鱼为生,现在依然还有人继续从事着辛苦的捕鱼业,但年轻人大多已搬迁外居,留下来的以老人居多,生活简单而淳朴。

姓氏桥位于槟城东北部海边,远远望去像一片沿海成片建成的海上桥木屋村。姓氏桥在槟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每天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建议大家不必每座桥都去,挑几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参观游览即可。在目前仅存的姓氏桥中属周桥规模最大、最完好、最商业,总长度为300米左右,约有70户人家仍在此居住,也是阿牛编导的马来西亚电影《初恋红豆冰》取景地之一。游客参观姓氏桥时切记不要大声喧闹、来回奔跑,以免打扰了当地居民平静的生活。

地址:姓氏桥中最出名的周姓桥位于Chew Jetty, Weld Quay,10300 George Town,Penang, Malaysia
到达方式:Weld Quay就是免费巴士CAT的起始站,可以从Komtar坐车过去。
开放时间:任何时间,可以在外面拍照。
门票:免费。

02 
姓王桥(Ong Jetty)
目前大多已废弃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03 姓林桥(Lim Jetty)

姓林桥是最靠近渡轮码头的姓氏桥,建于19世纪中期,桥民原乡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同安县后村庄。据目前统计,约有40户人家。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04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

05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06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07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08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09 姓周桥(Chew Jetty)

姓周桥是姓氏桥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桥,桥上约有75户人家。建于19世纪中,桥民原乡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同安县杏林社。因为广为人知所以吸引相当多游客前往参观。桥民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晚都会举办拜天公仪式,每年都吸引上万人共襄盛举,是槟城其中一个拜天公最热闹的地点。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10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

11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

12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13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14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15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16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17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18 这一面彩色的卷帘门是一处拍人像的好地方,可以凹凹造型。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

19 姓氏桥一边的教堂街码头,建于1897年,早期也称为义兴街码头,它是槟岛自由港时代载客的重要渡头,见证了槟城海港的兴衰发展史。但自从1963年槟岛自由港取消,以及货轮码头重心移到威省后,教堂街码头就逐渐走向没落而失去了地位,一度被关闭起来。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20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21【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22
【槟城】姓氏桥,城中海上居民的高脚木屋村其他姓氏桥:
  • 姓陈桥(Tan Jetty)

-姓陈桥是姓氏桥里最长的一座桥

  • 姓李桥(Lee Jetty)

-姓李桥建于19世纪末期,桥民原乡为福建省泉州同安县兑山村。现在住着25户人家。最早期的姓李桥是位于现今的码头地段,后来因受到渡轮码头扩建计划的影响,才易地重建。桥两旁搭建对称的木屋,看起来比其他姓氏桥来的整齐,且保持了一致的建筑风格,大部分都已捕上新漆,予人不同的感觉。姓李桥的木桥板块,并没有如其他姓氏桥般是竖直搭起,而是横直的,为其中一大特色。但若要观望海景,就得走向桥的尾端。

  • 杂姓桥(Mixed Surname Jetty)

-顾名思议,就是桥民来自不同姓氏,通常是那些姓氏都没有自己属于的那一条桥,所以大家聚集在一起组成了杂姓桥。杂姓桥成立于1960年代,目前有20多户水上人家。

  • 姓杨桥
  • 姓郭桥(已拆除)
  • 平安桥(已拆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