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桂林·悠哉阳朔(6)——旧县


标签:
广西阳朔遇龙河归义县旧县老根农家菜仙桂桥古村马头墙黎行恕旅游 |
分类: 乐游中国 |
风景如画、山水相依的阳朔县城周边还遍布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比如克林顿到此一游的“渔村”、将军府第“旧县”、石头村寨“石头城”、龙塘豆腐的产地“龙塘村”、荔树遍地的“福利”等等。没必要个个都去,但一个不去也不行。
游罢遇龙河,在上半程漂流的终点处便是旧县,正好顺路便将这个古村列入了我此次桂林阳朔之行的必游之处。旧县建于唐武德至贞观元年间,该村古建筑群保存得较好,仍可看到雕梁画栋的门窗以及飞檐翘首的屋顶。从码头走入古村内大概还需步行10分钟左右,道路几乎都是坑坑洼洼的泥泞路。但是不必担心,老根农家菜的老板会开着电动三轮车在码头边等游客,免费载你去村子内。漂到旧县正好中午时分,在乡野田间品尝一顿农家菜也正合适不过。
在此说一下这家网上非常有名的老根农家菜馆,很多外国人都会慕名前去。其实倒不是它的性价比如何之高,菜肴味道如何之美。只因为遇龙河上半段漂流终点处只有他们这一家经营饭馆,而老板又十分有商业头脑的到码头免费拉客。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生意便日益兴隆起来了。相传老根农家菜馆的老板黎老根是旧县曾经出的那位举人的后代,他的大儿子跟着父亲经营农家餐馆,二儿子则是西街著名餐馆“红星特快”的老板。原来一家子都那么地有经商头脑阿。
用餐的时候,凑巧碰上另外两桌客人也是从上海来的,一桌是小夫妻带着母亲,一桌是母女俩。于是聊开了,聊着各自这几天以来的旅途见闻,聊着那个号称超美味的“黄焖土鸡”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吃,聊着接下去的行程安排。小夫妻那行人选择待会继续漂下半程遇龙河,母女二人选择租借自行车骑回阳朔县城,而我们则继续省时省力包车去大榕树和月亮山(单程50元)。
如是酷爱田园风光的驴友,我个人推荐骑行回阳朔这个方式,因为到了阳朔不骑自行车也是一大遗憾。自行车可以在老根农家菜馆租借(15-20元/车),然后去阳朔县城归还。只是回阳朔的那条乡间小道不太好走,碎石泥泞容易扎爆车胎,得随时留意。骑行时间大致在1小时左右,沿途可经过遇龙河下半程的终点工农桥、十里画廊、还可弯去大榕树、月亮山景区。不用担心迷路,租借自行车处会给你一份简易的地图,且选择骑行的驴友绝对不占少数,跟着大部队走吧。
据《阳朔县志》记载,阳朔旧县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唐武德至贞观元年(621-627年)阳朔地方设县,名归义县.
旧县村位于归义县的古城遗址附近,故得名旧县村。其建村历史大约可追溯至1400年前的唐代..旧县村现存村落街道布局合理,民舍住宅多为晚清风格.具有官宦人家的气势,气派大方.普通民居多为黄色夯土墙面,在地面青条石灰白石块的映衬下显得特别幽雅迷人,由于建村历史悠久,多数街道民舍至今保存较为完好。
02 旧县村房屋的墙上还留有文革时期的标语
03 到村口正好看到民村在水塘里捕鱼
04 村内大多建筑的墙体都为黄色粘土夯筑
05
06
07
08
09
10
下图左侧一扇圆门进入是村子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之一,有着精美的木质门框、窗框雕花。但是一个年长的老奶奶看管着,凡是要拍照者另外收费
。
11
13
14
左上角那块石碑依稀写着“此古楼系左右后之屋三家公共之路”
15 背着柴火,提着水桶的老奶奶
16 通往前村的小路
17 不知名的紫色小花
18
19 近距离看一下黄色粘土和石块筑成的泥墙
20 村子不大,但是每家每户都有前后门
21 各式各样的马头墙
22
23
24 这几棵树特别好看,有木有觉得阿?
25
黎氏祠堂约建于清朝年末年,黄山寨建于清代,由旧县村黎氏大户人家历时五年之久建造而成。大门两侧挂有清朝皇帝亲书的“状元”、“进士”、“文魁”、“武魁”等牌匾。
26
祠堂在老根家隔壁,吃完饭可以过来参观一下,免费,但是里面已经废弃了
27 祠堂房梁上精美的雕刻
28 我是老宅控,我就是喜欢破房子呀
29 后村残破不堪的房屋
30 村子对面的田园景色
31
在等菜上桌的同时,站在窗边看风景。底下一群外国人被古董摊上的古董吸引,但开价太贵,经讨价还价后未果,走人。现在的老外也是很精的,不仅知道有哪出好玩,而且买起东西来比我们中国人更加精打细算。
PS:本人脑子秀逗,一顿饭一吃,竟然忘记去看遇龙河旧县处那座广西现存最早的桥梁——仙桂桥了。唉唉唉,只能看一下网上的图片资料。另外老根饭馆的菜单独放在美食篇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