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O 第三轮攻园辛酸记录
(2010-05-22 13:01:27)
标签:
2010上海世博会杂谈 |
分类: 2010上海世博 |
五月的第一周世博园区人均10w左右,这是大家万万都没想到的情况。此时领导们坐不住了,由此下去恐怕无法达标当初信誓旦旦立下的7000万人次入园游客量。对应政策赶紧上,调集了一切增加人流的方式:比如组织在校学生参观、号召周边兄弟省市“轮番攻陷”上海、加大事业单位入园考察等。于是,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了一系列的改变,第二周人均15-20w左右,第三周人均25-30w左右,不用多说,以此推断,很快就能到达“被要求”的人均需天天above 30w。只有这样才能达到7000w,乃至更高的客流,到时候我们的s b必定“风光无限、享誉全球”阿~~~~~!!!!!!!!
接下去的6 7 8月,赠票开始使用、学生开始放假,再加上每天十多万固定的外地旅行团(还不计外地散客哦)。按照这样的人数发展下去会成什么样,我当初在试运行45W的那天也尝试过。实在是坐不住了,在一切 out of control 前,我必须抓紧再一次的攻园,哪怕是自己掏钱买票也在所不惜。但是,我还是错了,我错失了开园首周的黄金入园时段该多去几次的机会,在五月头去的第二轮才6、7w人的情况一去不复返。
于是乎,当初第二轮留给我的美好印象在第三轮中都化为泡影,随风而去~~~
以下列几点只有在这个神奇国度才可能发生的事件:
1.
我凹凸了,竟然不知何时俺国竟然成了残疾人群第一大国。园区内的轮椅供不应求,于是开始上家里的轮椅。不管你真的残,还是假的废。反正往轮椅上那么一坐,个个馆的VIP通道就向他们敞开。当我们在烈日下排了3-5小时,也只能干瞪眼目送他们不用排队得意样样辗转于各展馆。还有那些70岁以上老人、携带婴儿车者也能在非热门馆走绿色通道。但碰到热门馆,人家也不鸟你们老年人、小朋友,该排队的还是排队。排队时就听到好多人抱怨,哎呀,怎么忘记去租轮椅了~~应该带个轮椅~~云云……原来,五千年的大国基因那么差呀。
笑话一:一人轮椅推到瑞士馆,工作人员说坐轮椅的不能上缆车。他当场站起来了,于是外国人jiong了。
听闻一:坐着轮椅一天下来可以看50几个展馆。
2.
有外地游客在显摆,一天看多少多少个展馆不稀奇,一天插队看多少多少个展馆才NB。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你好好的排着队,突然你会发现你前面又多了几个陌生面孔。他们神情自若,处变不惊,想必是经验丰富。若你想大声斥喝,那你必须小心对方出其不意的老拳。人家东北人说了,你们上海人每次只会吵吵吵特烦躁了,他们东北人不用理论上来先给几个老拳解决问题。说实话,我体质没他们好、力气又没他们大、嗓门也没他们响,只能无奈。听说前些日子有些外籍游客阻止国人插队就被揍了,唉~~国际性坍台盛会。
3.
老外孙子兵法学得好,搞不过你们、看不惯你们,走为上总可以了吧。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第二次去的时候可能有些老外还不了解我国国情,相对都比较Nice,要求合照都爽快答应。但我第三次去不对了,有些展馆老外都不见踪影,新来的很多街道里弄派出的志愿者。土耳其馆门口摆了个冰激淋摊,大叔不再热情的“调戏”你,而只是默默低头装着冰激淋,拿给你后就next one了。接下去还有五个多月,黄梅天+高温天+每天不断上演的“新奇事件”,中国人能熬下来的都是神,不要说外籍同胞了。
此次没攻略,只有建议:
1、S B拼的就是体力、耐力与意志力
我从一早开门入园直冲沙特馆,之后就开始加入了恐怖杯具的历程,在队尾安保说要排8小时。大哥阿,我一开门就进来还这样阿。没办法,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了,我哪能半途而废。牙齿一咬排~~中途还差点就后面挤上来的人群挤瘫在地,还好拼命抓住铁栏杆和安保的胳膊。就这样在大太阳下、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整整三个半小时不断的来回绕阿绕阿才入了沙特。神阿~~天阿~~地阿~~我感觉我的意志力又上升了一个境界阿。
2、建议入夜场
日场基本被旅行团占领,想好好的入馆参观无望,除非你拥有比我还强大的意志力。大约在下午4点半后外地旅行团开始陆续撤离。晚上热门展馆大概排队在1.5-2个小时不等(沙特馆除外)。各位奢望天热人会少的情况基本是不可能出现了。现实情况就是人只会越来越多,不然“面子”往哪放呀,记录怎么破呀?黄梅天、高温天,请大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3、进大国家自建馆
世博地图的正面有显示自建馆的图片,基本上自建馆内部还有些看头。那些穷国家的租赁馆就只有一个壳子,前门进后门出参观时间不会超2分钟。有这个时间和体力,还是建议看大国家展馆吧。你会发现看十个小展馆不如看一个大展馆。C区比A区更有看头。
我觉得世博口号可以改为“只有你们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
各位准备前往的筒子们,祝你们好运,肉博会,不搏不精彩~~
世博对于我,基本算是88了,想看的馆已全部走到,再也不会自己掏钱去了。但我的专题还会继续完成,把几个大国家写完就结束。不仅与大家分享,也为自己日后留点纪念。我不是记者,也收不到稿费,目前来说纯粹是想划个圆满的句号,不想这个专题半途而废。
(西班牙、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波兰、荷兰、卢森堡、立陶宛、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爱尔兰、土耳其、希腊、爱沙尼亚、芬兰、丹麦、瑞典、乌克兰、挪威、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智利、古巴、委内瑞拉、波黑、匈牙利、白俄罗斯、捷克、阿根廷、非洲联合馆、欧洲联合馆二、沙特、黎巴嫩、伊朗、朝鲜、亚洲联合馆一,仅此纪念)
补充说明:因为不想被河蟹和引发地域纠纷,此贴已做了部分修改并关闭论评功能,有话要说的可以私下与我纸条交流。以上仅代表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