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彩西塘(五)——特色菜

标签:
西塘古镇水乡老品芳钱塘人家特色菜旅游 |
分类: 乐游中国 |
上篇贴了小吃,当然还少不了正餐主食。两天里正餐其实只吃了两顿,其余几顿都用各式各样的小吃打发了。别看只吃两顿,西塘特色菜该吃的还是全部都吃到了。
第一顿——钱塘人家
油盐蟹(现在正好是吃六月黄的好时间节)
椒盐南瓜(脆脆的象薯片,第一次发现原来南瓜也可以那么好吃)
禅衣包肉
酱爆螺丝
老鸭馄饨煲
钱塘人家是除老品芳外生意最好的,但上菜速度也是那个飞快
总体来说味道都不错,价格适中,值得推荐!
=======================
第二顿(上)——明清时代
鳑鮍鱼
盐水河虾
鳝丝(看这菜炒的,就知道这家店有多黑了,索性叫炒洋葱吧)
红烧昂子鱼
毛豆菱角
明清时代是朋友推荐要去的,声名在外只因阿汤哥在那里拍了碟中碟3
至于菜么,色香味没一样合格的
唯一的优势就在于临河景观不错,可以边赏景边吃饭边听小曲,仅此而已
====================
第二顿(下)——老品芳
之所以会有第二顿(下),实在是因为明清时代的东西太难吃,基本只吃了三分之一我们就选择走人。转而前去西塘最红最火爆的餐馆——老品芳。老品芳的红火在于它家的菜肴不但味美而且性价比高,虽然店面简陋狭小、服务员阿姨态度傲慢,但还是有络绎不绝的食客选择乖乖在门口排队等候。
见排队等候时间太长,我们选择打包以上三个菜(总共才21元)回住的民宿吃。事后证明真是明智之举,民宿老板见我们要吃饭,二话不说,亲自给我们在他家河边走廊上搭台。吹着凉风、品着美食、赏着美景,周围还没其他食客打扰,连路过的游客纷纷投来羡慕的眼神。这岂是一个“爽”字就能形容,离开西塘前度过了这最后一个半小时的闲暇时光。
结束语:有时候旅行中最让人开心的是那些不经意间的小惊喜,不在预料之中却给人带来极大的愉悦。就好比这次额外的午餐,当然惊喜远不止这些。在我们准备离开踏上返程之路,告别客栈老板娘,由老板送到景区口的车站时,又有趣事发生了。西塘景区离开西塘汽车站步行大概20-30分钟左右,由于大热天提着大包小包我们实在懒得走,老板建议乘两站小巴过去。只是我们在大太阳下左等右等眼看离返程大巴检票的时间越来越近,却还不见小巴的踪影。无奈间只得在路上看到任何车辆途径都随意招手,这时一辆民用电瓶车停下了,赶紧跑上去问:大叔,能不能载我们去西塘汽车站。大叔随即点头答应,赶忙招呼另两位朋友上车。啼蹄托托、摇摇晃晃~~三个女生就这样乘着电瓶车穿梭在乡间的田野中,很有趣。喝着冰镇的酸梅汤,顺利的踏上返程大巴。西塘,再见,有机会一定会再次相见~~~
=========================================
相关介绍
名称:
馄饨老鸭煲
介绍:
馄饨老鸭煲是一道西塘的土菜,据说是这里的烧窑工发明的,因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于是窑工们就地解决,在窑里炖起了老鸭,但光光是鸭肉,又吃不饱,便有窑工在煲里加入馄饨,既可以充饥,又补充了营养,一举两得,馄饨老鸭煲便在窑工中间传开来,后来西塘百姓的餐桌上也出现了这道菜。
名称:
蝉衣包圆
介绍:
蝉衣包圆又叫荠菜包圆,是西塘农家在开春时节尝鲜的首选做法。
此菜的特色是色泽金黄,清香四溢,一口下去,汤汁鲜纯,齿颊流香,另外可选当地的米醋沾着吃则味更佳,是一道老少皆宜,营养丰富,又充满乡野情趣的农家特色菜。
名称:
酱爆螺蛳
介绍:
螺蛳在江南水乡是一道再普通不过的菜肴了。西塘水河交错,凡有水处必有螺蛳。螺蛳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就可食用了,据说和吃马兰头一样是可以明目的。西塘的螺蛳个小壳薄肉厚,极其入味,鲜味浓烈,约上三五知己,于习习晚风中大喝黄酒,大啖螺蛳,实在是一大快事。
名称:
鳑鮍鱼
介绍:
西塘水网交错,源头来自太湖,极佳的水质为野生鳑鮍鱼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鳑鮍鱼沿河岸群居而生,故而得名。长约寸半,体形扁平而小巧,永远长不大。
野生鳑鮍鱼烹制的方法有红烧、清蒸、做汤等,其中最具特色数椒盐鳑鮍鱼。
此菜香酥松脆,既美味又补钙,是一道难得的绿色佳肴。
名称:
椒盐南瓜
介绍:
做得好的椒盐南瓜是比较干的,不会吃上去就觉得湿糯糯的。外面是咸的椒盐,里面是甜的南瓜,又香又糯,外焦里嫩,是我每餐必点的菜,严重推荐。
名称:毛豆菱角
介绍:去掉内皮的菱肉烧熟后就看不见黑色的外膜,看上去一只只晶莹剔透,圆润可爱,再配上青青的毛豆,绿的发绿,紫的发紫,颜色、口感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