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文化科技精英 丝路都市文化汇
麦收时节
宁业龙
当今农民半耕农,种地养殖内行人;日子越过越红火,笑谈政策特惠民。虽然是几句顺口溜,可我深感这是新时代农民的真实写照,更是党的“三农”政策的生动形象体现。
大江南北的仲夏时日,田野到处是金黄和深绿的和谐搭配。每到这个麦收时节,农民便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磨刀霍霍,开镰收割金波逐浪的麦子。过去,我听长辈们说,迷信的长者,会在开镰之时,酙上一杯酒,倒在田头,表示对土地爷的感激之情。现在,人们早已不信这些迷惑人的鬼把戏。特别是有文化知识的年轻人,他们只相信党的“三农"政策,相信科学种田,也相信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和谐关系。当他们走进麦垄,站在齐肩高的麦穗边上,微风轻拂,会听到麦穗之间互相碰擦的沙沙声,好像它们在说悄悄话,嘲笑过去的老农不该感激土地爷,应该慰藉自已的辛勤劳作。是啊,从播种、施肥、到越冬护苗,以及来年的春天,第二次施肥助长,直至麦苗拔节翻绿浪,孕育抽穗露锋芒的全过程,哪道工序不是农民披星戴月的辛勤劳作,无不体现国家优惠政策的关怀和农业机械的推广运用。怎能让虚幻乌有的土地爷来抢功呢。
跨年的漫长等待,终于盼到收获的时节。江南固然主产水稻,可是麦子也是主粮之一。生产队长组织全村劳动力突击收割麦子,我也是队伍中的一员。随着嚓嚓的镰刀声,一簇簇麦杆顺时倒下,我们都弯腰翘臀、你追我赶地收割,双手灵巧的配合,身后铺出一堆堆整齐的麦把子,燥热和疲惫也随之而来。男男女女们不时用毛巾擦擦满脸的汗水,消除一下眼前的劳累。有经验的队长,向大伙儿念叨农谚:蜻蜓飞得低,暴雨在眼前;蚂蚁搬家忙,三日不见阳。我们要跟老天爷赛跑,抢在暴雨前收完麦子。再说,大家想不想早点吃到热气腾腾的白馒头,想不想吃香喷喷的水饺?队长这招“望梅止渴”的激将法真灵,此时大伙儿正好有点饥饿,被他忽悠得精神抖擞,早把汗水和劳累忘得一干二净,只顾埋头割。不多时,便把一垅垅麦子放倒,大伙儿傻傻地相面一笑,佩服队长的智谋高人一等。
收割的麦子,很快运到打谷场,等待晒干、脱粒、归仓。然而,空空的麦地又迎来了一群拾麦穗的孩子,他们有赤脚的、光腚的,个个劲头儿十足,你追我赶,不甘落后,一边拾一边唱:拾麦穗的小儿郎,光着脚板踩麦桩,不怕戳破小脚丫,拾多爹娘有奖赏……
欢快的童歌和杜鹃的“布谷”声声,融合为美妙动听的和谐之音。
202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