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住宅装修 “正规军”为何如此奇缺

(2006-09-18 10:09:24)
分类: 曝光杂谈
 

    省会七百多家住宅装饰装修公司,正规军竟不足一成。缘何如此?是取得相应资质的门槛太高还是行业监管不力。

  进入秋季,又一个装修高峰来临。但与此同时,因装修而起的纠纷也频频发生。近日,在省会文化广场,石家庄市房管、工商、质检等部门联合举办了一次家居装修阳光投诉活动,近千名消费者到场咨询和“诉苦”。

  活动主办方称,装修纠纷的大量涌现,反映了装修市场的混乱和无序。

  “正规军”不足一成

  据了解,省会家装行业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目前一直热度不减。石家庄市房管部门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85%左右的新搬住户要对房屋进行再装修。由此可见,家庭装修市场发展的动力十分强劲。

  石家庄市住宅装饰装修行业自律管理联合办公室曾对省会的住宅装饰装修市场现状作过一个调查,发现目前在省会从事住宅装修的公司有700多家,但其中真正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企业经营资质的仅仅十几家,不足一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机构调查的这700多家,包括的还只是那些有正规门店、固定地址的公司,那些竖块牌子就在街头揽生意的装修“游击队”并不计算在内,不然情况会更糟。

  自律管理联合办公室主任范林告诉记者,那些未取得资质的家装公司其实就是个“设计工作室”,租个门脸,摆上几台电脑,招上一两名设计人员,就可以开张了。在这些公司领取的营业执照中,营业范围只标注了“室内外装饰设计”,而没有“土建施工”等内容。范林说,有些设计室的所谓“设计人员”也是有名无实,多数人也仅仅会用软件绘绘图而已。

  难迈的高“门槛”

  别看“名不正言不顺”,超范围经营的设计工作室和街头装修“游击队”却将省会家装市场几乎瓜分殆尽。据了解,他们通常会用低价竞争、虚假宣传、贬低同行等手段拉拢消费者,在施工过程中又常常粗制滥造、偷工减料、拖延工期,更有甚者在骗取消费者预付款后逃之夭夭。

  解决家装市场面临的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加强管理。但怎么管却不是一两个部门就能说了算的。范林说,家装行业没有直接的主管部门,房管、工商、质检都只管其中的一个方面,对这个行业的有效管理需要这些部门协调联动。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装修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公司充其量就是个“设计工作室”,并没有施工资质。平常揽到活儿,设计的方案被业主认可后,他就找和自己比较熟的包工头去业主家里施工。他说行内百分之八九十的公司都这样干。

  说起资质问题,这位负责人称不是自己不愿意办,而是取得资质的“门槛”太高。装修有工程装修与住宅装修之分,但建设部门在核发资质时却没分这么细,无论是从事工程装修还是家庭装修都是一个标准,例如要有50万元流动资金、有大型土建设备等。这位负责人称,其实这些要求对从事大型工程的工程装修企业可能适用,但对住宅装修来说要求就有点高了。许多本想取得相应资质的家装公司只得望而却步。

  持证上岗者寥寥无几

  一个正规的家装公司,除了要取得管理部门颁发的资质外,从业人员还得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目前省会家装行业的从业人员多是“一工多能”,木工、电工、水暖工,这些工种有时一个人就全包了。在省会曾出现过因为不具备专业知识,一名装修工把业主家的电线全部接反,从而造成所有电线短路、电器被烧毁的事件。

  梅工是来自湖北的一名包工头,手下有七八名工人。他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工人都没参加过培训。说起其中的原因,梅工说主要是培训得交钱,他们都是出来打工的,没挣着钱反而先得交钱,没人愿意去。

  据了解,参加由房管部门办的培训班,一个工人要交230元的培训费,培训的主要课程有相关法规、安全知识、环保知识等,一共49个课时。范林说,收费标准是经过物价部门审批过的,因为考虑到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他们现在只收200元。但就是这样,到目前参加培训的人员仍然很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省会家装行业的从业人员多达数万人,但真正取得市房管局颁发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上岗证的人员不过520人。

  另外,培训缺乏针对性也是一些从业人员不愿意参加的一个原因。“培训的内容理论性太强,有时听不懂。”装修工李强林自己虽然没有参加过培训,但听同乡说起过。“其实培训也就那么回事,听说只要交了钱都能通过考试进而顺利拿到上岗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