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的“提前录取”不在“提前批次”
晓风残月
有博友留言问:“孩子喜欢外语类专业,以目前成绩来看,目标订在北语或二外,但想在提前批次报北外冲一下,不知是否可以?”因为每年都有不少朋友提出相关问题,所以在此写一下我所了解的情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小语种(即“非通用语”)专业在北京地区是提前录取的,准确地说是在“提前批次”之前。就考生5月中旬填报的《高考志愿表》而言,北外在北京地区的高招录取工作并不涉及提前批次,仅在本科一批有招生计划。以2010年为例,其涉及的专业见下表:
|
院系
|
专
业
|
文史类(人)
|
理工类(人)
|
|
英语学院
|
英 语
|
4
|
2
|
|
翻译
|
4
|
2
|
|
新闻学
|
4
|
2
|
|
国际关系学院
|
外交学
|
4
|
2
|
|
法学院
|
法学
|
4
|
3
|
|
国际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
|
4
|
|
金融学
|
2
|
4
|
|
会计学
|
1
|
2
|
|
工商管理
|
2
|
3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1
|
2
|
|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对外汉语
|
2
|
1
|
|
汉语言文学
|
2
|
1
|
|
计算机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1
|
|
合
计
|
32
|
29
|
|
61
|
朋友们可能会问:“上面这张表,怎么不见小语种专业?既然不在提前批次,那么是怎么招的?”简单来说,北外小语种招生,依据其《非通用语提前录取专业招生简章(北京地区)》的规定,是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北外单独组织面试和口试、考生参加全国统考、单独划定录取分数线提前录取”的方式进行招生工作。
具体流程是:每年4月初到学校报名并缴费,约一周后进行口试面试,4月底之前可在北外网站查询考试成绩。口试面试合格的考生如要放弃志愿,可在6月中旬(知道高考分数之前)到北外招办书面申请退出,无需填写任何理由。其关键点在于,合格的考生已在北外备案,高考报名填报志愿时不需在志愿表上做任何填写。高考出分后,在提前批次录取之前,学校根据考生(合格且未书面申请退出的)成绩排名及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从高招办提档,并研究决定录取名单。被录取的考生,其他学校不再录取,未被录取的,则不影响后面的提前批次、一批次等环节的录取工作。
采用这种方式提前进行小语种招生录取工作的学校最早有四、五所,09年减少为三所,除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还有北京语言大学以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之前我曾写过一篇《说说小语种提前单独录取那些事儿》将这个问题说得更细一些,包括招生方式、录取流程、注意事项以及什么孩子适合学小语种,感兴趣的考生和家长可以看看。
再回到文章开头,博友提出的“北语实力冲北外”的问题,现在已知不是在“提前批次”冲了。我个人赞成实力高于等于北外、且对语言类专业感兴趣的考生,尽量在4月份参加报名考试,提前拿一张北外的“通行证”保底,高考后可以依据估分情况和所报提前批、一批志愿来决定取舍。
那么实力原本在北语这一档并明确想学小语种专业的考生,我觉得还是要谨慎考虑的,因为这一环节与“提前批次冲高”的策略应有不同。按照往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三所院校部分外语专业在京招生工作的通知》的规定,这三所学校只能选报其中一所,如果的确想学小语种,还是应该选择与实力相对应的学校来报,否则就会失去机会,毕竟北语留给一批的小语种计划少,仅在一批填报风险大。
以上为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
转发一个讲座通知
2010年11月13日上午9:00-11:30,搜学网联合新浪教育,邀请全国著名高考专家王明祥、心理学专家姜辉丽和新浪高三家长博客著名博主晨雾三位老师从如何提高考生成绩,如何调节孩子心理,如何做好家长工作这些方面为广大家长带来丰富的知识分享。
其中晨雾老师演讲内容:
1、家长的辅助工作对孩子高考的重要性
2、作为优秀的高三家长应该关注哪些信息
3、优秀的高三家长该做好哪些工作
4、如何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
讲座地点: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预约热线:010-64802170(周一~周五),13911175485(周六~周日)
预约时限:2010年10月23日-11月11日
详情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0munq.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