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招生 |
分类: 志愿参考 |
如何参加高招咨询会
《北京晚报》 07.4.11
从这个周末开始,北京各高校将陆续举行校园开放日,进行高招咨询。对考生和家长来说,这是了解学校的最佳时机。但从往年的情况看,不少家长参加高校的招生咨询很盲目,往往忙着一个咨询台一个咨询台地索要材料,却很少有针对性地问问题,致使咨询完了仍然一头雾水。专家建议,家长和学生咨询前要先“做功课”。
缩小目标范围
每年600多所学校在北京招生,多数学校的高招咨询也扎堆安排在几个周末进行,要跑遍所有的咨询会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和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明确目标,缩小咨询范围。
专家建议,首先学生应该大致有个方向,结合自己的水平、兴趣综合考虑。通过一模、二模,大致确定自己的成绩定位,选择相应的批次,再明确自己的专业,最后选择上北京院校还是外地院校,逐步缩小范围。
在确定成绩位置时,单纯参考往年的分数并不准确,最好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排名来定位。因为高考说到底是根据学生的排名来录取。高招办老师们表示,最怵的就是家长问“孩子摸底考了多少分,能不能上这所学校。”因为这样的问题看似具体,实际很难回答。
在参加咨询前,家长和学生应该认真分析自己高中三年的成绩和在学校、区县的排名,估算出自己所处的位置。再看往年自己排名位置的学生主要被什么层次的学校录取,哪些学校录取把握大,这些学校中哪些是自己感兴趣的,然后有针对性地参加咨询。
带着问题进校园
走进学校之前,最好能在网上搜集一些该学校的基本信息。一种方法是直接访问大学的网页,现在大学校园网更新的频率都非常快,大学的基本信息以及当年的招生计划、往年的招生分数线等考生关心的问题,一般在校园网上都能找到答案。另一方面,可以使用一些公共引擎比如百度、Google等,检索一些与该学校有关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从这些动态信息中,考生可以间接了解到学校的社会声誉以及声望等。带着问题看校园针对性就会更强。
对大学校园开放日的时间要事先了解清楚,家长最好与考生一起商量几个重点考察的院校。确定了重点之后,一定要在开放日前,把一些要咨询的问题记下来。此外还要注意咨询一些常规问题,如学校、专业招生计划,历年招生情况,有无身体特殊要求,各专业录取级差,二志愿考生接收情况等。此外,家长和考生还应该重点考察与自己爱好兴趣相符的专业的情况。
在咨询时要注意,不同的问题找不同的部门解答:具体的录取政策问题最好找招办老师咨询,具体的专业问题找相关院系去咨询。很多家长都关心专业未来的出路问题,所以就业率也不能忽视,可以从学校就业部门询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
审视校园硬指标
校园开放日,家长和学生可以走进校园,详细考察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和标准。教育部普通高校的办学标准中,基本办学条件包括师生比、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专门任课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这些数据可以向学校索要。在校园里能看到的高校办学条件有:学生宿舍的条件、卫生状况、计算机、多媒体语音教室的座位数、图书馆、食堂和运动设施等。
特别提示家长不能盲目“代办”咨询
从历年的咨询会看,咨询由家长“代办”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不少家长怕耽误孩子复习时间,或牵扯精力,往往一手包办高考咨询。高校招办老师提醒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
校园开放日是学生了解学校的好机会,考生咨询时可以多考察一下学校的人文环境、学习风气,这样对自己填报志愿选择学校会更有帮助。此外,上大学选专业对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应该让学生自己多了解各种专业信息,在比较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进行学习。家长的意愿和孩子的选择有时候并不是一致的。很多咨询会是多所学校联办的,学生可以就自己喜欢的专业多比较几所学校再做决定。
相关链接高校开放日日程表
4月14日
1、北大(包括医学部)、北京理工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举办校内开放日。
2、北京化工大学还将联合30余所高校举办高考咨询活动,这些高校包括:
外地院校18所: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
京内院校16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化工大学。
3、北京理工大学校园开放日的高校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院校。
4月15日
1、
2、
京外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东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
京内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
4月21日
4月22日
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