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志愿参考 |
关于“学科”和“专业”
晓风残月
“学科”与“专业”这两个概念,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常常将它们混淆,认为学科就是专业、专业就是学科,或者认为所谓“专业”就是二级学科。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儿。
关于“学科”的涵义,《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 “是指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此外,关于“学科”还有另一种定义:“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 目前常提起的高校学科建设中“学科”,一般说的是后一个定义。
学科的划分有多种方法,作为家长和考生,至少需要了解: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均为12个门类,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这12个大类下面还有更细的分层。至于复杂的划分,是按照国家标准,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五个方面对学科进行分类,分成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个门类,然后又分别下设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其中一级学科近百个,至于二、三级学科则多的不计其数了。
具体分类及排名,可以到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官方网站上查询,上面既有按学科排序的,也有按单位排序的,一目了然。填报志愿前,无论你是锁定了大学想查它的优势学科,还是锁定了学科想查它的优势院校,都可以得到比网上流传的帖子更权威、更准确的答案。
我本人一直赞同“选学校”重于“选专业”的说法,其实想表达的意思是:在认同学校的高学科水平的基础上再择其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