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志愿填报的“四项原则”

(2007-02-06 12:38:41)
分类: 志愿参考

志愿填报的“四项原则”

 摘自《填报志愿的理性思考》一书

 

志愿填报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一提起志愿填报,多少有一点“下注”的感觉,不知该如何把握。然而凡事不会无理可说,填报志愿亦然。在新一轮高考行将揭幕之时,笔者对志愿填报问题进行了一些认真思考,总结了几条“道理”,在此一说,以期引起相关人士更多的理性思考。

 

一、定位原则

每一位考生要清楚了解自己的高考实力,然后才能为自己选择相应层次的学校。由于我国的高考录取目前仍然采用分省划线、分省招生的办法,考生的实力只需与本省考生比较,即可比较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升学实例。

我们将考生按文化成绩分为优异生(约占全省考生的2%)、优秀生(向上累计占全省考生的10%)、优良生(向上累计占全省考生的20%)、良好生(向上累计占全省考生的35%)、中平生(向上累计占全省考生的50%)、达标生(向上累计占全省考生的65%)。

这六类考生分别对应于六类高校:

优异生    国家重点支持的若干所学校

优秀生   国内其他著名大学

优良生   列入重点批次录取的大学

良好生   列入普通批次录取的大学

中平生   列入普通专科录取的大学

达标生   列入民办专科录取的大学

由于各省普通批次录取的不同,以及群众认可度的差异,此种分类仅供参考。考生应该针对自己的状况,实事求是地为自己定位。

另外,上述分类对应均以学校为单位,不涉及校内各专业的差别。而专业差别有时是比较大的,如某些学校虽然在普通批次录取,但其声誉较高、就业情况较好,考生在定位时就应该提高档次落座。

 

二、发展原则

根据前几年的情况,填报志愿时考生经常会在以下两类矛盾中彷徨犹豫、举棋不定:

其一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笔者认为哪个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你个人的特点和将来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学校层次越高,师资力量越强,学科级别也越高,校园风气会好一些,就业的单位层次也会高一些,出国或读研的机会也大一些。但是踩线进入的学生往往不能选择到理想中的专业。考生如果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将来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那么这一点倒可以不计较,只要学校好就行;不过对有的人来说情况可能就不是这样,他有比较专一的爱好,或者希望今后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成果,那他应该一开始就重视专业,以便打好基础。所以对于考生来说,要视自己的情况决定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防止不顾一切的追逐名校或追逐热门。而对于中学来说,要从根本上为自己的学生着想,指导帮助他们选好高校、专业,而不是为获得政绩鼓励学生冒险向名校冲刺。

其二是兴趣优先还是就业优先。

考生考大学的直接动因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为就业做准备。于是那些社会需求量大、行业待遇高的专业受到普遍欢迎,门槛线居高不下。然而热门专业总是少数,大量的专业也不算热门,在社会上却仍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甚至一些暂时社会还用不上的专业,由于人类智慧财富的延续性,也必须进行人才的培养和积蓄。近几年的考古、地质等专业报考人数很少,但从相关行业传来的用人信息却十分明确。例如三星堆的考古发掘,据说要挖100年,有经验的考古人员大量缺乏。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提高,那些必须由国家投资才能运作的行业会逐渐兴旺起来。

考大学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它关系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故填报志愿时眼光需放长远一点。如果仅为谋一份生计去念大学,在为自己作选择时将就业放在优先位置,这其实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最后结果也不见得符合你的初衷。一则各种专业的就业行情在不断变化,二则在知识经济社会,信息量的扩张十分惊人,本科所学的只是在社会上很难满足需要,有条件的话要考虑进一步的深造,所以如果不是以兴趣来引领你的大学学习,不是着眼于懂“渔”而是满足于得“鱼”来学习,可以预见,你的学习将永远被动,而且收效不大。

 

三、宽松原则

填报志愿要留有余地,切记满打满算,要以正常发挥水平作基础,不能以幻想超常发挥的分数作依据来填报。据调查,如果试卷出题比较正常的话,考生超常发挥和失常发挥的比例都在5%以下,用5%的可能性去押高考之宝,冒险性不言而喻。在选择学校时,如果还附加有较高的专业要求,则考生的实力必须达到本层次的上限或者更高,否则就应该放弃专业要求,或降一级学校层次来追求专业的满足。

填报志愿时的宽松原则还体现在考生、家长、学校三方的宽松处置上。学校应该提供尽可能真实的信息,如本校历年毕业生高考成绩分布情况、今年高考政策、各高校的办学能力、本届学生的特点、本校在全省学校中的位置等,学校不宜过分强调学生的志愿取向。家长则要根据自己的阅历、孩子的特长和独立生活能力、家庭经济条件等给孩子以志愿指导,在志愿填报上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除非孩子确实没有主见。在录取后,三方也需要以宽松原则对待录取结果,避免相互埋怨和指责,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自立原则

考生填报志愿,要依赖自己的判断。在客观分析了自己的应考实力以后,要大胆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未来从事的专业(方向)。如果还没有形成浓烈的兴趣,可以按照大口径选择专业,如有的学校按大文科、大理科招生,入学两年后再分专业,这样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确立思想,锻炼创造能力,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门类多,学习中途改换专业或跨专业选修的机会多,不失为兴趣未明的同学的优选。有些专业招生本硕连读的学生,将来免除一次研究生考试,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适用于那些基本功强、有培养前途和有理想的学生选择。

在填报志愿中,要慎对“热心人”的建议。某些“热心人”处于盈利目的,利用考生或家长攀名校的心理,给予不切实际的诱导;甚至谎称“有门路”,借口要“打点”,大肆敛财,事不成则逃之夭夭,考生和家长对此要有所警惕。考生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地方招生部门咨询,也可以直接咨询各高校招生办公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