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志愿参考 |
说不尽武大的美
百余年来,东湖波涌,珞珈风生,武大享山水之氤氲灵气,山水借武大之文化底蕴,自然之秀与人文之灵融为一体,人文景致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叶雅各先生那些1929年荷包里的松柏、梧桐树种,目前已是参天大树,郁郁葱葱。800 余种木本、草本植物,遍布校园道路两旁、教室前后、广场四周……武大成了天然的植物园。樱园、桂园、梅园三大本科生宿舍区,各自集中栽植了特色花卉或绿化植物,一俟到了时节,便带着清清淡淡的暗香,竞相争艳,一派优雅浪漫的景色。
武大之美美在场馆建筑。这里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大创建者们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依山就势设计建筑群体,借鉴西方典雅的拜占庭、哥特式建筑特点,饰以中国传统绿色琉璃屋顶,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这些建筑在艺术上巧妙地与东湖湖光、珞珈山色融为一体。湖山秀水因建筑群的装饰更显神奇,建筑群因湖山秀水的衬托而愈为壮丽。
标志性建筑是建于1934年的老图书馆,踞狮子山顶,其皇冠形、庑殿顶、八角垂檐,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左右两翼是原文学院大楼和原法学院大楼。文学院屋顶采用翘角,意为文采飞扬;法学院屋顶则是平角,意为法力严肃。老斋舍高大气派的拱形门里,层层阶梯向上延伸,尽头是雄伟、端庄的老图书馆。那些拾级而上的武大学子,是否经常有向科学的殿堂攀登的感慨,否则这里怎会走出74 位院士?而新建的现代化建筑则充满了青春自由的气息,武大愈发成为修身治学的圣地。
每年春天樱花盛开之时,老斋舍前的樱花大道两旁,花团锦簇、如雪如云。武汉三镇万人空巷,呼朋引伴,来此赏樱。外地的旅行社也将其作为一大卖点。自然与建筑的完美融合,使武大樱花知名度不低于有世界三大樱园之称的东湖边的磨山樱园。当年郭沫若先生就曾感慨:武大是最接近他理想的大学了。而武大校友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窦文涛回忆母校生活的文章《武大是全国风景最漂亮的学校》2000年在《新周刊》上发表,在全国知识阶层中很快便脍炙人口。武大之美更加深入人心。
走在校园林荫路上,有无形的东西浸润着我们的心。是珞珈山上吹来的微风,是东湖水面飘来的水气,更是充盈在空气中的百年名校的底蕴吧!
(《北京考试报》/文、晓风残月配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