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自主招生 |
如何准备自主、保送选拔
——访06年广西理科第一名陈亚玲同学
(现就读于北大元培计划试验班)
转自未来北大人社区
1、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高考的目标定位在北大的?你都做了哪些准备?
答:其实很小就很向往北大,但是对北大的印象只停留在田晓菲描述的湖光塔影中。直到升入高中,我开始考虑要上什么样的大学,上哪所大学;通过网络,特别是北大的招生网,我对北大的情况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尽管班里也有很优秀的理科生选择别的学校,但是我想北大在基础科学、信息科学、新型工科、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方面都很强,选择余地比较大,而且我又不喜欢过于侧重技术的传统工科,所以我还是选择了北大作为努力的目标。
2、你是什么时候了解到北大的自主招生和保送生选拔的?后来又是怎样得到机会参加的?
答:我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就对北大的自主招生和保送生选拔有所耳闻,但真正开始关注是在高三上学期。当时我们高中发布了一些学校的自主招生和保送生选拔的通知,我就报名参加北大的选拔,后来我通过了校内的公开评审,获得学校的推荐。当然,也有我认识的人是自荐参加申请的。
3、你是如何准备初审的申请材料的,有什么经验可以介绍给以后的学弟学妹?初审通过后有什么感受?
答:申请材料基本上都是我一人准备,没有家长帮我打理。当时广西竞赛省队集训,我一人奔波于南宁与柳州两地,准备材料也很辛苦。
谈到于初审材料的准备经验,我想学弟学妹们可以注意这些方面:
1)社会活动和奖项那一栏尽量填满(否则老师会认为你没得填了)而且要选重要的填,突出你的闪光点。
2)个人陈述很重要,尽量写出自己的特点,风格自定,或严肃,或文学色彩浓,关键是能给审核老师一个好的印象,最好能够让他记住你。
3)专业志愿按照兴趣填即可,不必太在意;当时北大的招生老师就提到,这只是一个意向的统计,正式确认的时候还可以修改。
4)审核老师还很关注的就是你的高中平时成绩,请学校教务处开个成绩单就好了;但是千万不要造假,被发现后对自己的高中和学弟学妹都有很恶劣的影响。
5)各种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联系电话、生日等)一定要填写准确,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6)请注意截止日期,尽量早寄出申请的材料。
对我来说通过初审是意料中的事,并没有太值得庆幸的。准备完申请材料和化学省队的继续,我就开始复习高考内容了。
4、当时你是怎么准备笔试的?对笔试的安排和试题有什么想法?
答:当时我白天要上化学竞赛的课程,晚上要复习的高考内容,练习英语听力,并没有做额外的准备。因为既要准备竞赛,又要准备高考,想两边都照顾到,所以感觉准备的也不是很充分。笔试的时候我考的不太好,化学都考砸了,但还是进入了面试。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的笔试对于一直跟着老师步伐进行高考复习的同学没有必要做额外的准备。笔试的试题总体来说“超纲”的很少,题型比较新颖,即使额外准备也压不中题。
5、后来你参加面试,做了哪些准备?当时是怎样一个过程,之后有什么经验可以将给以后的学弟学妹?
答:
6、后来你不但通过了选拔,而且获得的是保送生的资格。整个选拔的过程对你的高考复习有什么影响吗?
答:多少都有影响,会耽误几天课程的复习;但是可以获得一个自主招生甚至保送生的资格,还是很值得的。况且对于可以去选拔的同学来说,这几天课程补上还是很轻松的。同时这也是个经历,可以认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可以趁早结交一些未来校友。
7、你最初保送的是“环境科学类”,你对这个专业满意吗?在获得这个资格后,你是怎么安排后来的学习生活呢?放弃了高考吗?
答:虽然得到的不是第一志愿,但是还算满意。由于已经保送,就面临了是否放弃高考的选择。3、4月份我一直徘徊不定,在看高考内容的同时又看着一些大学的课本,结果是顾此失彼,两边都没有收到很好的成效。于是我经常找老师谈话、交流,我的一位副校长当时说了一句话让我很触动:“高考最重要的不是结果,是那种为了一个目标不懈努力奋斗的过程,如果你现在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去拼一把的话,多少年后心里总有这样的遗憾:也许当初再努力一点就是状元了!”我为了自己没有这样的遗憾,5月份,我重新振作一心一意备战高考。想起来现在得了状元是幸运的,即使没有得,也是无悔的。
8、最后,你对2007年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想说的?
答:其实高考只是一个过程,不是每个人都能拿状元,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北大清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全省100名。大家现在要做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踏踏实实的按照计划做好了,不管考得怎样,也不会后悔。
前一篇:一名特级教师的讲座摘要
后一篇:英语快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