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式天盘的天文依据(二)

标签:
大六壬文化 |
分类: 易学论坛 |
六壬式天盘的天文依据(二)
六、月将起用日期的推算
月将的起用日期,按二十四节气的日躔宿度,结合十二宫次所含起止宿度来推算;即从节气所在宿度,推至某宫次所起宿度便是。
例如:庚午年十二月二十日立春(1991-2-4),日躔女宿4度;而星纪(大吉)终於女7度,玄枵始於女8度。从女4度顺推至立春後第四天,即十二月二十四日,日躔玄枵初度,开始起用神后月将。其他月将的起用日期皆用此法推之。现将近期内十二月将的起用日期推列如下: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历来壬遁书中所称的“正月将登明”,现在己成为二月将,而“神后”却进而成为正月将了。这是因为古人在创式定名之时,恰好冬至日躔牛宿一度,正当是星纪(丑宫)的中点;冬至乃十一月之中气。因此,当时的日躔过宫与每月节令相一致,即正月立春节日躔诹訾初、起用登明将;二月惊蛰节日躔降娄初、起用天魁将………十二月小寒节日躔玄枵初、起用神后将等。用岁差上推,这当是在二千四百年前的天象,可能是战国时期甘、石二氏所测定,与现在的天象己相差34度有奇。黄道十二宫次,按周天365 度计,每一宫为30.4375度,相差了一个宫次还多3.8度。所以现在不仅十二月将退行了一个宫次,而且起用的时间又推延到了每月交节後的四天左右。且古历向有“三正”之异,春秋战国时期历法尚不统一,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始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所以用式者当以节气为准,勿拘于“正月”、“二月”也。
不拘于原来所定“正月将登明,二月将天魁………”,而以当时的实际天象为准,这在宋《景佑六壬神定经》己经这样做了。如前所引,宋景佑元年甲戌十一月二十一日起用“大吉”将,就是明确的例证。现在的正月将是“神后”,约在1877年以後(即公元3867年),又将是“大吉”在正月立春日起用了。这是天象演变的规律,无足怪也。
六、月将起用日期的推算
月将的起用日期,按二十四节气的日躔宿度,结合十二宫次所含起止宿度来推算;即从节气所在宿度,推至某宫次所起宿度便是。
例如:庚午年十二月二十日立春(1991-2-4),日躔女宿4度;而星纪(大吉)终於女7度,玄枵始於女8度。从女4度顺推至立春後第四天,即十二月二十四日,日躔玄枵初度,开始起用神后月将。其他月将的起用日期皆用此法推之。现将近期内十二月将的起用日期推列如下:
神后(子):立春後第四日起用。
登明(亥):惊蛰後第四日起用。
天魁(戌):清明後第四日起用。
从魁(酉):立夏後第四日起用。
传送(申):芒种後第三日起用。
小吉(未):小暑後第四日起用。
胜光(午):立秋後第三日起用。
太乙(巳):白露後第四日起用。
天罡(辰):寒露後第四日起用。
太冲(卯):立冬後第四日起用。
功曹(寅):大雪後第四日起用。
大吉(丑):小寒後第五日起用。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历来壬遁书中所称的“正月将登明”,现在己成为二月将,而“神后”却进而成为正月将了。这是因为古人在创式定名之时,恰好冬至日躔牛宿一度,正当是星纪(丑宫)的中点;冬至乃十一月之中气。因此,当时的日躔过宫与每月节令相一致,即正月立春节日躔诹訾初、起用登明将;二月惊蛰节日躔降娄初、起用天魁将………十二月小寒节日躔玄枵初、起用神后将等。用岁差上推,这当是在二千四百年前的天象,可能是战国时期甘、石二氏所测定,与现在的天象己相差34度有奇。黄道十二宫次,按周天365 度计,每一宫为30.4375度,相差了一个宫次还多3.8度。所以现在不仅十二月将退行了一个宫次,而且起用的时间又推延到了每月交节後的四天左右。且古历向有“三正”之异,春秋战国时期历法尚不统一,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始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所以用式者当以节气为准,勿拘于“正月”、“二月”也。
不拘于原来所定“正月将登明,二月将天魁………”,而以当时的实际天象为准,这在宋《景佑六壬神定经》己经这样做了。如前所引,宋景佑元年甲戌十一月二十一日起用“大吉”将,就是明确的例证。现在的正月将是“神后”,约在1877年以後(即公元3867年),又将是“大吉”在正月立春日起用了。这是天象演变的规律,无足怪也。
七、指南占验课例的考证
陈公献是明朝末年的一代六壬宗师,其所著“大六壬指南”成为举世公认的重要典籍。其中,卷四;“占验指南”存有一百二十五个课例,世以其“判断简妙”著称。清。程树勋在“壬学琐记”中亦曰:“指南占验,颇足效法……”。然陈公在日,“冠盖问奇者,日无虚晷;纵口而谈,无不翩翩奇中”(周龙随序)。可以想见,陈公所占,何止数千计,此仅其所占之一小部分而己。大抵古人所存“占验”与所存“病案”相似,大概属以下几种情况:
1、所占事关重要,又较典型,为占者所重视。
2、所占人物,是当政要员(仕宦阶层),社会名流。
3、当时的记录完整,事後的结果晴楚。
“大六壬指南”是主张中气後过宫的。陈公献生当明末清初 1652年。根据岁差推算,日躔宿度在1720年将退足一个宫次,而陈公在日,还有不足一度了。
我对照《历代颁行历书》(即‘二千五百年历书’),将“指南”125个课例,详加考证,对每课所占年月日时、节气前後,作了较详细的统计。今列表如下:
指南占验月将起用统计表
课码
3
12
13
14
16
17
29
30
39
40
42
(更正为戊辰岁)
43
46
课码
不可考者
18
20
22
34
45
49
63
78
82
89
103
以上125课。其中月将未到中气而起用者有11课,原书年月有误、又不可考者7课。除此十八课,尚有107课。
考证“指南”课例,参用本文“月将起用日期”时,须退四度(约四天)计算。
一百零七课中,符合中气後起用月将者,有45课。其中有些己经非常接近於宫次之末,如6课,芒种当天,按中气後过宫用申将,今考证须芒种後三天起用申将。又如16课立秋前一天,按中气後过宫、用午将,按今考订宫次,须立秋後三天始用午将。其他如46、64等皆有类类似情况。
为了便於理解和分析,今将“中气後过宫”和本文考订“日躔宫次”的对照列表如下:
详加分析这46个符合“双规”起用月将者,都集中在‘下月的中气’之前这段时间内,为什么呢?
1、很可能是在这段时间的月将,符合己经改变了的日躔宫次,应验率高、入选的课例多的原因。
《四库禁毁丛书。子部》载有大型兵书《登坛必究》其中1—6卷是:天文、玉历、太乙、奇门、六壬。《奇门》中载有“定太阳过宫游二十四节气歌”录於下以供参考:
《登坛必究》是:明。王鸣鹤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刻本。可见当时己经有人对‘日躔宫次’做过校正了,只
是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