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的风景——岳池大佛之二

(2023-01-10 17:59:39)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乡村

分类: 行走的风景

 

再次走进大佛,观音桥浓雾弥漫,临近春节,桥上呼啸而过的车来车往。桥头老人说这桥古往今来就一直喊的是观音桥,而桥头也有石塔小屋供奉着各路神佛。桥身有八拱,平桥,长约五十米,桥体刻有“先行桥”字样,据说是观音桥复建时另起新名,桥头人家女人说这桥听说又将开始修,不知新桥落成后又会是何名字,我倒希望还是叫回观音桥,走出去的和久居在此的方能寻回故土情深的印记。

大佛有座老石桥——罗善桥,乃清代古桥,上次来因雨后泥泞未能走进,此次我可是仔仔细细桥上桥下走了一圈,桥头那棵柚子树仅剩的一个大柚子也成了我走渴时的甘霖。罗善桥,相传是一罗姓人家为方便沿河两岸乡邻过河而建,乡邻们感激罗家人的善举,便将此桥称为罗善桥,罗善桥所处乡村也以此桥命名。

桥正中拱顶上刻有“光绪廿五年岁次己亥二月十一日立”,紧挨的拱顶条石上还刻有两列人名,多为周姓族人。罗善桥桥长三十余米,高有七八米,宽四米,桥两头各有五步踏道,桥面石板呈三横两纵排列。桥有三孔拱洞,阳光下倒影与桥相映相接,形成三环,冬日的新民河河水浅浅,桥下滩涂河床裸露,有些石滩上已有一个个小小石洞如臼形成。桥身左右有护栏,桥面因鲜少有人走已长满青草,远远见有洗衣妇人桥下洗洗刷刷,疾步而行想走近与之攀谈,但还是晚了两步,赶到桥头时她已背着背篓从桥那头躬背走远。

到大佛也有过好些次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认知与发现。看过两座桥,再来讲讲大佛的老院子,观音桥头遇到热心的小陈,有他的引路,解元院子轻松找到。解元院子,知道何为解元么?那可是科举制度明清时期乡试第一名,省考哦!这解元院子是清代陈三恪退隐回到家乡的居所,翻阅县志,关于这陈三恪,篇幅可真不少!陈三恪,号和溪,七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于乾隆庚午(1750年)乡试高中解元,任湖南零陵知县,调清泉署衡派、岳、并澧、道二州丞,后升知州。县志艺文志中陈三恪的《总圣宫碑记》、《罗渡溪及滩渡田碑记》、《越江桥记》、《万寿桥碑记》、《木猫记》,《岳屏书院说》、《书院三箴》《书院二十四铭》,如此多篇艺文足见此人文才非凡,值得好好研究研究。

解元院子,四合院,现存精美石刻 浮雕8幅,每幅长1米,宽0.8米。沿上厅台阶左右分列。浮雕有二龙戏珠、麒麟献瑞、松鹤延年、及各种花卉等图案。院内一住家说老院前后两进以回廊相连,走马转角,住家的一扇门上有人物木雕群像,正中一官爷端坐,两厢人物向官爷微微颔首作揖,颇有官府作派,横梁两端雀替亦雕有花鸟走曽,甚是精美,可想见此院曾经的气派。

离开解元院子,小陈带我们去了杨家沟院子,他小时候曾经上学的地方。进入杨家沟院子猛然就生出熟悉感,这里竟然是五年前来过的地方,只是当时匆匆,未作详细走访。杨家沟院子,曾为杨氏族人所建,后被大佛周南甫买下,字号庆余庄。解放前后都曾作过乡塾学校,院内90后男子说小学也曾在作教室的正堂屋念过书。如今院内仅剩年老住户与几只猫驻守。

两座桥两座院,细微处仿佛看见大佛悠悠岁月,大佛,下一次来,你会带给我什么样的惊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