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美丽的村落——莲花屋基

标签:
图片文化乡村 |
分类: 行走的风景 |
有这样一个地方,绵延的七座山梁梁如盛开的一朵莲花一般,将古老的院落及一坝田园抱拥入怀,这、就是莲花屋基。莲花屋基位于县境以南,属岳池县齐福镇,其东为罗渡,南连赛龙、大佛,西邻普安、新民,北与花板接壤。如今的莲花屋基村是2019年底由奉家梁子与莲花屋基两村合并而成。
过天台,拐进去莲花屋基的村道,先是在高坡上驰骋,山脚田园葱茏屋舍掩映其间,拐几道弯然后急下坡行至竹林湾岔道,一条路通向陈家桥,那边有着象鼻岭、五狮闹象,山林郁郁葱葱,岔道另一边竹林碧翠光影婆娑,老鸹咀在竹林上空突兀而出,再往前不远就是莲花屋基。
莲花屋基村2017年曾入选四川省传统古村落,莲花屋基村名的由来则是因村里有一莲花屋基老院子,院子里住着三十几户人都姓屈,而全村有七百多人也都姓屈。在整个岳池,屈姓分布各个乡镇,齐福、赛龙、伏龙、朝阳、白庙、粽粑、杨柳……莲花屋基算是最集中,据他们说家藏谱书记载他们是屈原的后裔,而他们家传的“三闾遗风”牌匾就是例证,屈原为官被贬时官职即三闾大夫。居住在莲花屋基的屈氏后裔,老老少少对于字辈排行记得太熟悉,张口就来“发神仲思道 志彦友世空 文学正宗盛 朝廷必大用 经纪超仁寰 国家景维新 天开隆治运……”,听来有没有觉得这字辈排列颇有家国情怀!
站在纱帽岭看去,莲花屋基院落背倚青山,院坝外良田一片,一栋栋新建小洋楼簇拥之下,一间间一重重青瓦屋顶更显紧紧凑凑。前院有着宽大的地坝,院落分三重,逐阶进入,朝门八字向外,左侧有半幅已拆除修了楼房,右侧的“社会主义好”还依稀可见。沿石阶步步而进,天井、厢房、中堂屋,竹篱围起的栅栏里鸡鸭鹅成群,叫得欢实。沿院坝正中直往上走,又有天井、两侧是厢房,天井坝子里青石板一块块,据说这些石板铺有“富贵”二字,前前后后去过数次我都没有辨认出,也许前人的智慧已掩于岁月的长河之下。再往上走过窄窄的堆满柴草的石墙夹巷就是上堂屋了,上堂屋门上挂着“屈原魂”匾额,听老院子的他们说,曾经,上堂屋正梁上以前有一块大匾早些年就不见了,而精工雕刻的神龛上供奉有木雕药王菩萨,有香钵,两侧有两块木雕对联,这两年也被人盗走,真是遗憾!仅剩的一块“三闾遗风”牌匾主家只好收起藏之高阁。
莲花屋基老院子外是一座水泥公路小桥,他们称此桥为矮子桥,桥下溪流潺潺,源自会仙桥水库一路而下的溪流流经陈家桥,再一路缓缓流淌绕莲花屋基蜿蜒绵亘,再往下游称之为河半沟。未合并前的莲花屋基一半是屈姓,另一半就是何姓,两姓以河半沟左右相邻,各自为界。河半沟河堰很有些历史了,道光版《岳池县志·水利志》中就有记,那时候的莲花屋基属顺庆府岳池县资马乡富贵二里。河堰下游处的老拱桥想必也是同时期修筑,老拱桥为三孔石头拱桥,两头略低中间高呈浅浅弧形,桥长10米、宽2.5米,无护栏。年代久远,河床淤泥已将桥头一孔填塞得快要封洞,仅余两孔的桥上长满杂枝荒草,此桥如今仅作百姓耕田下地劳作时通行。
河半沟另一边居住的何姓族人,不同于屈家莲花屋基院子抱团而居,何氏族人沿着河半沟蜿蜒的小溪,背倚李家梁子、大梁子零散而居,高屋基、白果屋基、响堂湾院子依山临河而建。响堂湾院子背后竹林荫密,院后半坡到顶全是竹子,青青翠翠,竹叶随着风声沙沙作响,竹林最低处有一石龛洞窟,高两米深约七八米,据说这里曾是一香堂,村民在此烧香念经,只是如今的洞窟里塞满杂物垃圾,已看不出端倪。
白果屋基的由来则是因此院有过一棵同根双生白果树,树干粗大到需四人合围,高大的白果树荫庇着这个七步上阶的三合院,上世纪六十年代古树砍作他用。如今的白果屋基老院已基本无存,仅剩那水泥下的七步石阶和青石板地坝及新建的楼房。
新建的何家祠堂落座于河半沟相邻的何家堂村,这里是何家祠堂旧址,祠堂外良田一片,远处大佛寺遥遥可见,好一派秀色山川。新祠堂牌坊高耸入云,殿堂庄严簇新,两侧回廊雕梁画栋,看得出是花了不少心思。何氏的花坟山也值得一提,这是道光年间的古墓,墓葬葬于宝塔寺下,有雕刻精美的镇墓石兽,古时有镇墓兽的墓葬非富即贵,据说此墓先后来过不少盗墓贼。
大梁子上有宝塔寺,何氏花坟的墓碑上就有提到“宝塔环马*”,可见宝塔寺年代久远。宝塔寺是一座依山石而建的木板壁简易小庙,寺里有一巨石,石上雕有一石刻宝塔,年代久远已经风化,宝塔下供奉着多尊现代佛像。三月去时,山脚爬上大梁子累得有点气喘,引路的说要是能修路到山顶就好了,八月去时,却闻阴历六月十九宝塔寺被香客上香烧纸引燃,小庙被一场大火焚之。
河半沟,蜿蜒不过几里,却有如许多的人文风情典故,那沿河而居的一个个老院落的兴衰里,承载的是一个个家族几百年的生存与奋斗,或者风光或者艰难落魄。
再去奉家梁子看看吧,去奉家梁子可以经范家沟前往,范家沟的平桥风光不错,平桥处有三座桥,一块石板搭建的小平桥年代最长,新修的范家沟水泥平桥和一座青石板平桥并列跨在平桥河上,这三座桥见证了这条河和范家沟的演变。
沿公路往梁子上走会经过神仙岭,有一神仙洞藏在公路下的荆棘密林里。这是一处天然岩穴,岩穴呈狭长的半圆弧凹陷褶皱,长约二三十米,洞窟外沿到最里面深十米有余,洞窟石壁上有桩眼儿数个,石壁上还有“向王杰同志学习”的粉笔字,另外还有些诉衷肠表爱慕的涂鸦。据说,岩穴里曾是一寺庙,后做过学校,听说一唐姓教师在此教过书,再后来还做过养殖。原洞穴比现状深,后来是被填了约两米深泥土,寺庙遗迹全埋于土下。神仙洞,远离喧嚣市井,山梁之下荆棘丛中,绝对安静,想不想去神仙洞做一隐世老神仙。
再往上到了山梁顶便是奉家梁子,这里是个三岔路口,旧时走大佛和齐福这是必经之路。奉家梁子住着奉姓族人,老院子已破败垮塌,族人已搬出分散而居。临近的葛藤湾住着胡姓族人,葛藤湾,风起时,那一池宁静漾起鳞鳞波纹,池塘边的桃树李子树叶子簌簌,池塘那方的胡家院子却是安安静静听不见声响。山湾里最大的感受:就是静!
奉家梁子往另一条路下陡坡,便是去往山下老官沟院子。奉家梁子通往老官沟的路弯急坡陡,山体植被丰厚,据说此段村级路是村民自筹资金二十万修筑。急弯陡坡下是曾经的学堂湾,办过私塾,后因失火学堂被毁。
老官沟院子分上院子下院子,旧时属顺庆府岳池资马乡富贵里尾甲,系乾隆年间湖广填川唐氏先祖迁移至此安家之所。老官沟上院子下院子背倚山梁,院前良田,溪流淙淙,两院相距不远,均为四合院,有朝门、房屋上百间。
学堂湾失火被毁后便移至老官沟下院子朝门口新办私塾,解放后,老官沟上院子改作初小,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迁至奉家梁子,据悉,从老官沟院子走出不少人才,从教、从政,从军,乡民说是风水好,其实,实为此地人勤勉好学,有上进心。
当然,老官沟的田园风光也很不错,清静幽谷、自然恬淡。流经临近染房院子的申家河溪流潺潺蜿蜒,公路旁的崖洼里有山泉贴壁而下,清清澈澈,峡谷两边山林植被丰富,碧翠葱茏,峡谷上空不时有清脆鸟鸣,山幽林密,是个清静的好去处。
我又来到了这里,还是这座老院,还是这深深的巷,还是这亲亲切切的乡音,莲花屋基安安静静依旧,老猫眯盹着眼,打量这八月炙热的阳光。阳光下,七座山峦环拥一坝田园,老农牵牛晃晃悠悠打桥上走过,老拱桥下溪水缓缓流淌。莲花屋基的秋天,风里飘着稻香,田野里稻谷一片金黄,正是秋收的季节,看那挥舞的镰刀,割出一把把丰收,高扬的谷把摔挞在拌桶上,奏出一声声收获的欢唱。这秋天的莲花屋基啊,比春天迷人、比冬天热烈、比夏天更多一分色彩缤纷的景象……
(以下航拍图片为蒋祖雄老师提供,致谢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YSyHVuvDTG6iatfJE4hC5HPLvn6z02WY3t8YOUUibkJ6PZG86qPZ1zReQ5owgricWAE8ibcacNibCEV80sechaicEMg/640?wx_fmt=png)
往期回顾
行走的风景——岳池有个猪八寨行走的风景——岳池镇裕行走的风景——岳池歹溪行走的风景——岳池新民
行走的风景——岳池鱼峰(骑龙)
行走的风景——岳池杨柳铺行走的风景——岳池天平(回龙场)行走的风景——岳池临溪(之三)
行走的风景——岳池苟角
行走的风景——岳池铺芽
行走的风景——岳池黄龙小西藏---岳池黄龙乡行走的风景——岳池临溪之二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LYSyHVuvDTH5KF1wn18ghQx4HDITVDpeoWwLIrPzmDytLWFib4oX9cz4t0u0sFTTAhZXNwJKUCHVrlJdCmUQwH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行走的风景——爱上岳池这座城
行走的风景——岳池农家文化园
行走的风景——岳池文创公园
行走的风景——岳池龙孔
行走的风景——岳池酉溪之二
行走的风景——岳池中和行走的风景——岳池踏水
行走的风景——岳池排楼
行走的风景——岳池齐福
行走的风景——岳池酉溪
行走的风景——岳池合兴场行走的风景——岳池白庙行走的风景——岳池兴隆行走的风景——岳池团结行走的风景——武胜县石盘沱
行走的风景——岳池秦溪
行走的风景——岳池苟角(之高寺)
行走的风景——金城山下长田乡
行走的风景——岳池 顾县古镇行走的风景——岳池临溪
行走的风景——世外桃源团坝村行走的风景——结缘长滩寺(续)
行走的风景——岳池翠湖行走的风景——爱上这座城(南城记忆)
行走的风景——岳池文庙记忆行走的风景——悠悠华蓥山
转载请提前告知
文字
(个人微信号可扫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