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乡村文化图片旅游历史 |
分类: 行走的风景 |
天神堂古寨,计划了小半年想去的地方,几次前往赛龙却因机缘巧合而错过,昨日总算得以前往。岳池到赛龙县道一路畅通,春天的公路两旁繁花相送,花香馥郁,赛龙转道后的乡村公路有些狭窄而蜿蜒,几次大拐弯后就可见左侧山下弯弯绕绕的渠江,而一直攀升向上的山路莫名的有种上山当山大王的感觉。
天神堂古寨实际上是叫天佑寨,仅存的东寨门拱顶上刻有“大清咸丰四年甲寅岁造修天佑寨众筹议”字样,此寨因位于天神堂村常称天神堂寨子。听寨下月亮门院子的老人们讲,白莲教乱世之时,为躲土匪老二百姓众筹修筑的山寨,土匪攻寨时,山寨里的村民无枪无炮,只能以大粪烧得滚烫浇山寨下的土匪,村民们俗称“打屎仗”。后来,有欧炳全在山寨上建了铁厂造火药枪,方保住山寨的安全。山寨上大多数房子在民国十几年就拆得差不多了,山寨上的学校于1954年搬下山寨,这便是陈家湾小学(陈家湾小学直到2015年拆除搬到长石坝学校)。陈家湾小学的前身是大地主张奎安的宅院,青石板铺就的宅院宽大,曾作为学校的正厅全已拆除垮塌,引得两旁的侧厢房尽管有着粗大的立柱磉磴也已显撑不住的岌岌可危。院坝中央晾晒着咸菜的水泥乒乓球台是曾经做过学校的唯一痕迹,两侧厢房檐下堆满了柴草,院子里两棵桃树正盛开,桃花艳夭灼灼,却掩不去村上院子的颓败沧桑。
天佑寨上曾经有三道门,大寨门、东寨门、耳寨门,整个山寨仿似一条牛的形状,村民们俗称“牛项颈”,渠江在山寨下环绕而过。如今山寨大寨门耳寨门都已不在,寨墙上曾经还有一人多高的磴石也已不在,有些寨墙已垮塌,藤蔓牵延缠绕,老树根将一方方石头盘驳绞缠,根愈盘愈紧,石越来越显沧桑,山寨上仅剩的一排石头房子房门紧锁,与高耸的电视塔孤立对望,荒草漫生处处一派荒凉。
自1958年起,山寨上的百姓陆续拆了寨墙上的石头搬下山建起了一座座石头房子。其中有一道拱门形若圆月,这便是月亮门院子的由来。月亮门院子的石头房子户户相连,巷巷互通,方正的窗格前搁着小小的盆栽,墙角的盆植郁郁葱葱绿意满墙,贴有福字的石门上锁,春节刚贴的楹联透着喜庆,看上去就能感受到主人对生活的热爱。阳光穿过房檐,投射到石墙、石门、石板处,光影斑斑驳驳,心底温温软软,举步处处干净。和大多数村子一样,月亮门院子在家的也少,坐在几家后厨相对的房门处,我在遥想曾经院子热闹喧嚣时,户户炊烟袅袅,正当饭点儿,你蹲在后门口,我倚在后门旁,你看看我家我看看你家都做了啥好吃的,那种一家做饭几家香相互窜门的日子,满满的亲热满满烟火气……
月亮门院子的村民
天神堂村曾经的老支书及夫人如今已一个90一个87高龄
背倚古寨,居于石头堆砌的城池,斑斑驳驳的光影里,时光浸润,月亮门、村上院、圆堰塘、山梁梁……游离于这样的古寨老院,好生留恋那些老时光的印迹!如果有时间,好想执一根鱼竿,圆堰塘边钓钓鱼,嗅江湾飘上来的轻风,夕阳西下时,看一轮夕阳染红一塘静水,清风朗月的夜晚,坐在池塘旁,看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我喜欢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