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美四川美丽乡村旅游文化古桥 |
分类: 行走的风景 |
饭滩桥,建于清代,具体年份不详(据乾隆版岳池县志记载:汉滩桥,一名饭滩桥,离城三十五里。)此桥南北走向,桥长约40米宽约6米高8米,整体呈弧形,半圆三孔石拱桥,桥上无护栏,桥头有六边形石表一樽,是雕刻有捐赠者姓名的功德碑,年代久远,字体已风化难辨,桥两端分属苟角镇和天平镇,桥两端分别两棵巨大的黄桷树将饭滩桥抱拥,桥下是回龙寺流域支流长河碥河水在涓涓流淌。
几年间先后几次来到此桥,眼见着桥头人去屋空的老供销社越来越破,几近垮塌,荒草越来越深。曾经因暑热在桥头小药店买过藿香正气液,那位驻守桥头悬壶济世的村医今已离世,铺门紧闭,门板上还有暗淡的“欣赏连环画出租小说在此”的字样。清晨时分,桥上匆匆而过的是赶早上学的少年,桥头曾师傅卸下一扇扇门板,店铺里的货架上只有稀稀拉拉的货物,老式缝纫机在门角寂寂,上一次转动的吱吱嗒嗒声响想必曾师傅自己都不记得是哪时了,磨刀石还摆在桥头踏道石梯一侧,曾师傅说如今也就是自家刀锈钝时磨磨,曾经那些赶场路过在此找他磨刀、缝补衣服的,如今大多都不走此桥了。
曾经,天平到苟角,苟角到天平,广安兴平到苟角天平,都打此桥过,那时的饭滩桥,热闹繁荣,桥上卖凉水、卖凉粉凉面、卖皮蛋的,生意好得很,桥上拥挤不通的人。坝子上酒作坊、面作坊、豆腐作坊应有尽有。供销社的铺子里更是过往行人及桥两头坝子上的住户常光顾的地方,铺子里的小食品想必那些年的孩童们至今难忘。
关于饭滩桥,曾师傅还给我讲过一段传说。相传曾经的长河碥河上无桥,两岸百姓过往,枯水季从裸露的石滩或从跳蹬石过河,遇夏季雨量陡增河水漫过跳蹬则难以通行。鲁班与弟子们接县令在长河碥河上建桥,桥建到最后完拱时,打出来的条石一个个镶上去都合不拢,这时有一老妪拿一猪槽石来要价八十两银子,说是一乞丐几年前送与她家,乞丐说此石槽喂猪猪肥,他日此处修桥会差一条石合缝,用此石定能合上。鲁班等人立马将猪槽石合在拱桥顶完拱处,果然严丝合缝。次日吉时举行踩桥通行盛典,锣鼓喧天时,一挎着篮子要饭的乞丐踉踉跄跄上了桥,桥上踩桥的人纷纷撵乞丐,说如此喜庆之时乞丐怎来败兴,推攘之间,乞丐掉下了桥,瞬间不见,只留下一深深的窝坑。大家方知乞丐是神仙,那合拱的猪槽石也是神仙点来的神石,真是千年古迹万年牢,神仙踩桥可护桥!传说当不得真,但饭滩桥在经历民国二十三年漫过桥面的超大洪水,上世纪82年的洪水漫过桥蹾中,都未曾动一丝一毫,可见饭滩桥极其牢固,在桥梁建筑史上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饭滩桥古韵幽幽,长河碥一河清清流水,高洞子瀑布飞溅起丝丝缕缕银线,跳蹬桥曾走过多少人才踩出如此光滑的石凹,曾作过村小的曾毛曹三姓庙已改建成党建活动室,坝子上立起了一幢幢小洋楼,那些曾经川北特色民居川枓房或垮塌或废弃渐成记忆。这里,一年比一年冷寂,这里的过往曾经,也只有曾师傅这样的饭滩桥人还留有深深的记忆,而我这样的过客,只是在跳蹬河边高洞子瀑布戏水瞬间回望饭滩桥,感叹一声:岁月,有谁能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