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2018-06-19 19:18:48)
标签:

中国作家网

文化

走进贵州

原生态苗寨

分类: 行走的风景

格头村,苗名叫“甘丢”,意为秃杉下弯的枝桠搭屋而居,位于贵州省雷山县雷公山东南山麓,是个纯苗族居住村寨,村寨几面环山,乌密河将村子一分为二,河水潺潺从寨中穿流而过,村子里隔上不远就修有风雨桥,于是,走在村寨里,沿小河可以忽而在左忽而向右。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车停在村头往里走,格头村,村子很小,无幼儿园无学校,我们在村子里走,鲜少看到有人,住宿农家的主人罗迅告诉我们,村里一百来户,五百来人有一多半的都在外,除了打工的就是陪护孩子们在雷山县城里上学。人少则稀,整个村子感觉有些沉寂,一幢幢吊脚楼在阴云密雨中饱含沧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那棵千年秃杉王依傍在一幢吊脚楼一侧,高大直耸云天,我们六人合抱,也没围拢这棵千年古树。整个村子被群山环抱,千年秃杉王是村子的标志,村民们对于秃杉的爱护格外有心,村里立有秃杉保护碑,碑文这样写道:“秃杉保佑我们祖祖辈辈平安吉祥,是保佑格头人生存的神树,保护秃杉遗有古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砍伐破坏我村范围内的秃杉。”作为祖训世代相传,爱树护树实为可赞!从芦笙场上山很快就可进入原始森林里,远处有山泉哗哗流水,近有雨滴轻敲树叶沙沙声响,带我们进山的罗迅一路上将雷公山原始森林里的树种对我们逐一介绍,也将爱护森林保护古树的准则对我们宣传“秃杉树不能砍,即使是枝桠,也只能捡拾那些枯死的”。空气是那样的清新,雾雨缥缈间,分布在四周山林里的树干树龄大小不一的秃杉树,若隐若现,正因“活化石”秃杉遍布山林之多,格头村也因此而被称为“秃杉之乡”。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在原始森林里穿越几个小时,时而上山时而下行,雨丝密织,茶山与农田在山林里隐现,在这样的大山里开垦种植,那些每天进山劳作的农民是有多么辛苦,甚是感慨!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行走的风景——走进贵州之格头村



雨势正大时,走进了村头那家腊染房避雨,格头村将其做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重点。原始的蜡染技艺在这得以看到,植物染料,纯手工制图,蜡刀蘸着蜜蜡汁在布上勾勒,花鸟鱼虫在一个个的蜡刀下栩栩如生,染缸里浸润出幽蓝的光,看着廊檐下那迎风招展的一幅幅靛蓝的蜡染,远山烟雨蒙蒙、葱绿碧翠,祝愿这个小小的村子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渐变渐好、生机蓬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荷之恋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