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的风景——探寻肖溪古镇

(2014-05-09 12:56:49)
标签:

行走的风景

肖溪古镇

旅游

分类: 行走的风景

    立夏刚过,春色未尽,我们前去肖溪。

    关于肖溪,乃四川十大古镇之一,距广安70公里,与渠县交界,始建于明末清初。肖溪古镇保存完整的主要有老街、半边街,老街是其主要街道,古称“龙凤州”,人称“肖家溪场”。

 

 

 行走的风景——探寻肖溪古镇

行走的风景——探寻肖溪古镇

行走的风景——探寻肖溪古镇

    从钟家岩下行,走过古道前往老街,那长长下行的古道每一步里都浸染着漫长的岁月之痕。沿街道两侧房舍多为穿斗式房屋,小青瓦屋面,临街的木柱或直或弯,支撑着宽敞的房檐。有的木柱看似弯曲倾斜,有摇摇欲坠之感,然而,它虽饱经几百年风雨却稳如磐石。渠江年年涨水,肖溪都无法避免的被淹,住在老街的百姓每年涨洪水时都得搬到新街上面去。洪水退去,恋旧的老街人又搬回老屋,经年累月,那老街的房屋墙壁上印上一轮又一轮洪水肆虐过的痕迹。

行走的风景——探寻肖溪古镇

行走的风景——探寻肖溪古镇

 

    老街的一大特色是街檐宽敞,最宽处单侧达八米之多,成对称形,恰似一条长长的凉亭,均有遮盖。“落雨赶肖溪,买卖不湿衣;热天赶肖溪,清凉如家里”是古镇独有的特色。一行四人漫步在古老的街道,阳光洒落处青石板泛起白色的光,两边的房檐牵延成长长的回廊。街檐边随意摆放着茶桌,喝茶的、打牌的,正午时分,放学的孩子们朝气蓬勃的从古街上穿过,那阳光灿烂的脸映衬得古街沧桑的历史格外鲜明。

 

 行走的风景——探寻肖溪古镇

行走的风景——探寻肖溪古镇

    老街依山傍水而建,全长450余米,南北走向,中间宽敞,向两端逐渐变窄,成渔船形状,也最为有建筑特色之美,据专家研究,此乃受当地码头文化的影响所致,属罕见的“旱船”式建筑奇观。我们爬上了新街的最高处也未能得见古街的渔船形状,树木与竹林将老街的全貌遮掩。

 

 

 

    正午,饿了,镇头的回头餐馆去找吃的,粉蒸鲶鱼是这里的招牌菜,四个人要了条大鲶鱼,一粉蒸、一红烧、一清炖。三色吃法,汤还不错,鲜!红烧的有一点点咸,粉蒸的味道还好,只是鲶鱼粉蒸吃着太油腻,剩了不少,浪费有罪。

 

 

    新镇牌坊有对联一副蕴涵了肖溪的古韵特色:百年渺街恋幽篁独领巴渝风景,千载摩崖留华赋尽书禹甸文明。

 

    午饭后,打摩的前去冲相寺,如果时间充足,徒步或者乘船前去,沿线的渠江风光很美,可以漫步欣赏。关于冲相寺,它始建于晋代,为晋代灵山定光岩佛道场。唐朝初期赐名“冲相”,是川东北有名的古刹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和战乱,原来规模庞大的建筑群早已荡然无存。现存的寺庙大殿是清康熙(57)年重建,左偏殿为民国晚期(1948年)重建。

 

 

    冲相寺摩崖造像,俗称“定光崖石刻”,分隋唐两个时期开凿,50龛400余尊。其中隋代造像15龛100尊,唐代造像35龛300余尊。当我们推开冲相寺大殿的后门时,摩崖石刻群撞进眼帘,一时之间,真的有所震惊,在如此荒僻乡野,还有如此规模的摩崖石刻群。定光崖长100余米,最高处达22米,离地17米岩孔中,有石刻四层,上层正中为定光佛,又称“太阳菩萨”。像高四米,北饰日月佛光,至今保存完整,当太阳普照时,便会发出一种光芒来,十分耀眼,当地人非常看重这片光芒,认为是“吉芒。”

 

 

    定光崖石刻大小佛像几百尊,现在除“太阳菩萨”保存完好,其余均被文革破四旧时敲掉头部。据说 “太阳菩萨”之所以能保留下来,是因为革命小将砸碎了许多佛像雕刻后,天已黑尽,还剩下这尊“太阳菩萨”,因其位置奇高,故决定次日借助一侧的黄桷树上去再砸。当夜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黄桷树倒了无法再上去, “太阳菩萨”也就完好无缺地保留了下来。

    冲相寺的大雄宝殿贴了副对联,褪色的红纸,对联上的字体并不见有多好,寓意却得我喜欢: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观照自心,真要修炼到不为世间万物所动,还需静心修为到何时?那时,自然得以解脱。。。。。。

 

(文中的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