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数,你何去何从

(2009-09-05 08:58:02)
分类: 教子之道欣赏

      奥数,你何去何从

            文:王跃 

                                     

                            转载请一定注明转载地址,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685e90100emko.html

 

    奥数,你何去何从 关于奥数的话题,往年都有,今年暴涨,似山洪暴发。

    以前总是说,奥数要取消,咋就不取消呢?今年有人终于站出来说,奥数是黄赌毒,我晕,我看到这么多孩子学习奥数也没有一个家破人亡的,但凡和黄赌毒联系在一起的人命运总是多劫的。而且对奥数没有兴趣的孩子一般对学习兴趣也不是太大,难道学习也是黄赌毒。此乃逻辑问题也。

    “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没,但我知道它是怎么来的”。

    先说一说奥数是怎么来的吧。

    奥数,本来是为了挖掘一部分有某种潜力的孩子而设计的一种数学竞赛。因为国际上常用奥林匹克作为国际性竞赛的标志性语言,所以数学竞赛被简称为“奥数”。

    有孩子高高兴兴的拿到了奖杯,于是这个孩子就被选进了他理想的初中。其他的孩子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有人欢喜有人忧!

    于是,有一些家长坐不住了,他们找到各种老师,帮自己的孩子补补奥数,也想参加一些比赛,也想为自己的小升初择校谋一个筹码。不管花多少钱,我愿意!

    结果,老师从中获取了他应有的报酬,家长得到了他想要的筹码。而重点中学又得到了一批好学生(好不好,成绩说了算,这年头还得靠分数),这种三赢模式持续了很长时间。

    以后的事情大家多知道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进来了,更多的中学想到了奥数完全可以作为小升初考试的一种工具。奥数如火如荼,像星星燎原一般!

    在云龙混杂的奥数培训中,各种竞赛层出不穷,他们大都与某些机构,杂志或者刊物联合,一开始的题目虽然广,但涉及的专题知识都很简单,不过由于当时的奥数教育还没有普及,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鸡兔同笼的故事,所以竞赛的难度还是有的,拿到奖的孩子还是很欣喜若狂的。

    当奥数像雪花一样铺天盖地时,只要学过一点奥数的孩子都知道鸡兔,盈亏,甚至抽屉,容斥,浓度是怎么一回事,孩子的能力提高了,知识点扩宽了,再想用简单的奥数已经达不到竞赛的目的了。于是,题目越来越难。

    而奥数培训机构为了迎合这种难度,也在平时的训练中加重了学习的难度。

    于是,难题,偏题,怪题层出不穷,有些题甚至研究了多年的奥数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这种变化让很多人对奥数产生了厌恶,甚至是反感。

    再加上,奥数教育中的暴利现象(一些家长为了孩子不惜重金,费用也水涨船高)让一些人眼热,不懂奥数的,懂奥数的,都出来批一批奥数,有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

    这种现象让很多人不知所措。教育部规定学校的老师禁止参与奥数的教育,否则一旦发现将,,,,家长也人心惶惶,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学奥数,有些家长还比较理智,他们知道小升初要看这个,所以依然偷偷的把老师请到家里。电视台等各种媒体都以不同角度“掺合”了奥数的讨论。他们也不知道到底应该站在哪一边。

    实际上,明白奥数的人都知道,这不是奥数的问题,而是教育制度的问题。本来奥数是一种选拔有某种潜力的孩子的工具,逐渐演变成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让更多的孩子获得这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孩子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有些知识点和方法小学生是完全能够掌握的,之所以有些题家长甚至说的玄乎一点,一些数学大师也不会,是因为他们没有从小孩子的角度去研究问题,就像一条河大人跳不过去,小孩子却能一下子蹦过去,因为大人想到了更多的危险,而小孩子是无所顾忌,因为不怕,所以有勇气挑战困难。而有些家长是不忍心让孩子看到这些困难的。

    在我看来,奥数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学,就像电脑一样,学会了基本的操作足以,如果非要研究的很好,那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某种天赋。

    只可惜,很多家长想到的是,我要么不学,要学就一定成为电脑高手。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几乎迎合了某些人的行为。他们利用各种方式,先套取竞赛中的题型,然后给孩子加强练习,结果很多孩子获奖了,但我很少看到孩子获奖时那种欣喜若狂的表情,也许是获奖的人太多了吧。

    奥数中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不管你学了多久,不管你学的怎么样,只要你学了,你多多少少会获得一些奖的。

    为什么会出现“中奖不当一回事”的现象?

    小升初看着的就是你的这些奖,家长需要的就是这些奖,孩子也想用这些奖证明自己,培训机构也想用这些奖来吸引生源,竞赛委员会也想从中牟取一些利益,于是,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拍即合的结果。

    我敢预言:如果竞赛再这么搞(水分太大,猫腻太多),总有一天会被取消的。重点中学的老师也不会看重这些奖了。因为他们也知道,有些孩子虽然拿了奖,可基本分析问题的方法还是缺,成了“只会做难题”的孩子。

    奥数,不管今后被一些人变成了什么,它会一直存在,也许只是改了一个名而已。因为奥数确实对孩子扩展思维方式有一定的作用,再加上教育体制存在应试教育,择校看重的还是优秀生,不管你是不是电脑奇才,跳舞高手,还是音乐王,这些只不过是参考,人家要的是学习,而不是这些特长。除非你是电脑专家,舞蹈家或者是音乐家。

 

    奥数,你何去何从,只是希望你变得自然一些,“搞怪”只会让自己作孽,回归自然才是你的本性。

 

    三思啊!

 

   以上为本人原创,如转载,请务必注明地址和作者姓名!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你曾经转载过我的文章,而没有注明地址和作者,请重新注明,否则将一并追究其责任。做教育不能只教育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