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朋友送我一只一公斤大小的甲鱼。送我一顿美餐,兴奋地电话告知妻,妻乐极。
甲鱼眼睛小样儿圆睁,脖子灵活地伸缩,爪子奋力地游抓,鲜活可爱。看到它活泼可爱的范儿,我顿生怜爱之心,禁不住叫它“小乖乖”,一个念头旋即产生——放生!电话告知妻我的想法,妻立即表示赞同,她说,“我正有此念!”嘿嘿,不谋而合了。
于是,我找来可供小乖乖勉强转动身子的脚盆,盛上适度的水,小心翼翼把它放入盆中。小乖乖忙不跌将头潜下水,爪子在盆水中四处游抓,企图把自己掩藏起来。为了让小乖乖既可藏身——其实只是掩耳盗铃般藏头,又可让它能踏上石块儿方便探头出水面,按照妻的吩咐,我找来几块小石头放入盆中。小乖乖急忙把头伸到小石块儿下去了。
因为有事全家外出了几天,没能及时把它放归自然。昨天傍晚,电闪雷鸣,一阵疾风暴雨。在外晚饭后我们回家,妻发现阳台上的脚盆空空如也,不知小乖乖去向,向我一阵大呼小叫,阳台角落卧室床底满屋子跪地寻找,终于在厨房的一角落发现了它,叫我快去把它捧回脚盆。看到厕所便坑周围的地板到处留下它图腾的污迹,看到小乖乖因图腾而背部被刺伤尚在渗血的两个伤痕,知道小乖乖被风雨雷电惊吓不小,决定尽快把它放归。把它放归长江,是我与妻一致的想法,但从哪里放归更能使它安全的问题昨夜我们商量了很久。我们居住的滨江县城附近段的长江岸边,到处是造船厂等工业区嘈杂不安,遇溪沟口又多有渔船渔网虎视眈眈。分析了地理环境,最后决定从距我们居住地约三公里的长江上游处的长江大桥下放归,那里上下几公里内江水湍急,岸边是乱石林立,灌木杂草丛生,人迹罕至。
今天一大早我和妻就起了床,妻找来了装甲鱼来的塑料小编织袋,另特地找来了一只大红色的拎袋。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入编织袋,然后妻用大红色的拎袋装着它,由妻拎着,乘公交去到长江大桥头车站。下了车,我们穿越荆棘、杂草和乱石,去到江边时鞋子、裤管满是露水和泥。真不巧,我们去处的地貌是一个随山势而下的长长的石脊直入江水,仿佛起航的码头;岸边近水处,一个山峡库区蓄水前的航标站遗址,宛如一个里程碑;上游不远处的天空,一座横跨南北的大桥,恰是已然跃过的龙门。我和妻兴奋之至,妻举起大红色拎袋,我捧出小乖乖。被我捧着的小乖乖,望着浩浩的江水,立即伸长脖子,张开本不算大的口,爪子在空中四方游动,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我刚一松手,小乖乖一眨眼的功夫就游入深水去了,不见踪影。我和妻凝望着江水许久,希望它游出水面抬头让我们看一眼。
放归了小乖乖,我和妻如释负重,无比愉悦。
但愿小乖乖一路平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