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东门市井(1)-喝坝坝茶的市井体验

标签:
四川成都菱窠西路东门市井菱窠茶舍坝坝茶 |
分类: 我行我走 |
时间:2020年11月15日
地点:四川成都-锦江区菱窠西路
鉴于脚伤未痊愈,就不出远门了,到东门市井喝茶去。
城必有市,市必有井,我国古代将众人商贸之地称为市井,简言之,就是老百姓过日子的地方。
成都东门市井建在李劼人故居旁边,依据其小说《死水微澜》的生活场景,打造了一个于集美食、赶集及坝坝茶的老成都市井文化体验街区,于2019年9月建成开放。
进门右侧的墙面上,老照片与浮雕相结合,再现了《死水微澜》中,清朝末期的成都天回镇,繁盛的集市场景。如上图集市里的挑担货郎。
除了人力肩挑,牛驮是那时主要的运输方式。
镇上的各色店铺。
《死水微澜》的主要场景兴顺号,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大铺子,并且经营了50年。
中间坝子专门修了一圈灰墙黛瓦的两层房子,楼下的铺面有杂货有餐饮,院子中摆放的木桌竹椅便是成都人口中的坝坝茶,楼上也有餐饮有茶铺,放遮阳伞的地方便是重点打造的菱窠茶舍。
我们来得比较早,茶位还多,先走走逛逛,再决定在哪里喝茶。
这里的所谓集市,对我们来说,就没多大吸引力了,唯有走在这些灰墙黛瓦之间,假装感受一下来自民国的小清新,心情还是愉悦的。
至于餐饮嘛,有繁有简,可随个人喜好去体验一下。
矜持之余,偶尔狂放一下,也是可以的。
菱窠茶舍,是东门市井重点打造的茶馆,也是此处最大的一个茶馆,因为李劼人的故居就叫“菱窠”。
每天到这里来喝茶的人很多,尤其是阳光明媚的午后。
这个老虎灶自然是摆设了,但竹编外壳的暖水壶和古铜色的烧水壶,则浸着浓浓的民国古风。
菱窠茶舍的规模比较大,二楼这边一整面都是它的地盘。因为是周末,天气还行,一点点阳光,上午时分,等我们逛一圈下来,茶舍已茶客满座,赶紧找位子去。

二楼的连接廊道,也坐满菱窠茶舍的茶客。
这个廊檐顶挂满雀笼,仔细一看,是“灯笼”呢。
石栏边遮阳伞下还剩一个黄金位置,坐下点好茶,一会儿工夫,茶倌来了。
一手提一水壶,一手拿一簸箕,里面放两壶茶,健步走来,样子极潇洒。
怕对他不敬,就远拍了一张。
其他地方的茶不清楚,但四川的盖碗茶,我是极喜,有底座,有盖碗,俗称盖碗茶。茶叶五花八门,我最喜欢喝的还是素毛峰,它的茶味最正宗,不浓不淡正合适。
这茶碗上“天上雨水多,地下茶铺多”,当是对四川茶文化的最好诠释了。
坝坝茶,也就是露天茶馆的意思。
这里的消费价廉物美,非常亲民,15-35元不等,瓜子当然是标配。
可以打扑克,打长牌,但不能打麻将。
三五亲朋,话家长里短,叙友谊亲情;或是在茶香之中轻松谈点生意;抑或独坐享受片刻宁静,这就是一部分成都人的日常生活。
前一篇:《我的姐姐》,被感动得稀里哗啦
后一篇:酒醉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