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邛崃】夹关古镇(2)-古镇凄清渐凋零
标签:
四川邛崃夹关古镇凋零旅游 |
分类: 我行我走 |
时间:2020年9月20日


靠在门板上,发思古之幽情,想古镇之今昔。

庆元石碑对面,这片空旷之处的“老茶馆”,想必曾经人烟鼎沸,绝不是今天看到的这般落寞。


拉近一看,竟让人心生悲凉。

相比河对岸的凄清,新镇里更具人气,新时代的老人们,在街边以长牌打发时光。

也有不甘寂寞的老人,守着一个香蜡小店,弯刀竹条,不闲着。

这位迟暮的婆婆,精致的五官,美丽的面庞,瘪瘪的抿嘴,淡定的神情,犹如一尊雕塑,坐在新镇的门口,心里装的,定是古镇的过往……
地点:四川成都-邛崃市夹关镇

白沫江静静流淌,夹关的新镇古镇分列两边,石桥相连,隔江相望,一边是整齐划一的水泥柱吊脚楼,一边是偶尔见之的木头吊脚楼,而我们,更喜见的是木头吊脚。


远古的那时,夹关镇有多缺土地?要把房子搭在这河堤边上,不足的地方用石头填充,再不足,就用石柱和木头来撑!
沿江一侧的房屋大多破损,完好的很少,便折进古镇去看看是否还有完好的古屋。

古镇里很冷清,几无人烟,大部分人都搬到江对岸的新镇居住了,留下的多是些老屋难舍、故土难离的老人。
偶见停放的车辆、檐下晾晒的衣服、门口摆放的居家物件,方知还有人居住,但多半的房门紧闭,见不到白天应有的生机。


永寿桥头的这间屋子,还有些烟火气,临江的砖砌是为加固和装饰,主屋可是原汁原味,不信,看看门槛上踏损的木条便知。

此处房屋有待出售,估计难以成交。

拐角的这处房屋,已然成危房,左右邻舍早已拆建成砖房,估计它也难以为继,时日不多了。



白沫江上有三座古石桥,万福桥、永寿桥和庆元桥,这个便是重修庆元桥的石碑。可惜我们没有走完三座桥,只走了两座,但只见到永寿桥一个桥名标识。


从永寿桥头往里走,右侧有一处古老的庆元桥石碑,实为清朝重修,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实难辨认。询问当地人,这两个石碑从她出生就一直在这里,有些年份了。
夹关,也叫夹门关,是因镇上观音岩处的啄子山与胡大岩两峰对峙像门,中间的白沫江穿流而过,像一个夹门的关口,夹门关便由此得名。

白沫江上有三座古石桥,万福桥、永寿桥和庆元桥,这个便是重修庆元桥的石碑。可惜我们没有走完三座桥,只走了两座,但只见到永寿桥一个桥名标识。
至于这把上墙的竹椅,定是有情趣的主人随心而为,无意间成了拍照的道具。


靠在门板上,发思古之幽情,想古镇之今昔。
古镇如今的破败景象,还是让人于心不忍。
新人已舍它而去,唯有旧人还惦记。
过度开发不妥,适度维护岂不好?

这是我们在夹关古镇里,唯一见到的烟火,就在庆元石碑旁边。
老人身后的街沿上,还有四位老婆婆在打纸牌。
婆婆已经八十多岁,跟她交谈了几句,但她口音很重,说话声音很轻,听不太明白,交流有点困难。
她能告诉我们的,就是庆元石碑立在这里,已经很久很久了……

庆元石碑对面,这片空旷之处的“老茶馆”,想必曾经人烟鼎沸,绝不是今天看到的这般落寞。


拉近一看,竟让人心生悲凉。
茶馆无客,屋里无烟,人旁无人。风烛残年,如此凄凉。
我远远地看着,不敢近去,怕打扰他,惊了他的残梦……
看到这个腌腊店里熏得黑黑的东东,敢吃吗?

相比河对岸的凄清,新镇里更具人气,新时代的老人们,在街边以长牌打发时光。

也有不甘寂寞的老人,守着一个香蜡小店,弯刀竹条,不闲着。

这位迟暮的婆婆,精致的五官,美丽的面庞,瘪瘪的抿嘴,淡定的神情,犹如一尊雕塑,坐在新镇的门口,心里装的,定是古镇的过往……
有道是,人事皆云烟,繁华终凋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