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北疆深度游(13)——登上天鹰观景台,俯瞰那拉提空中草原

标签:
2012年夏北疆深度游二次入疆那拉提草原第6天 |
分类: 我行我走 |
2012年8月17日,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
照例晚餐自助,三个人就在度假村旁边简易毡包的烤肉摊将就了,一个馕,20串羊肉,2瓶乌苏啤酒(基本是我一个人喝的),一大群素不相识的人,就在原汁原味的草地上群魔乱舞。
星空很美,心情也很放肆,不知是情景醉,还是人心醉,居然晕头打脑,回到房间,漱了口,没倒照片没记流水,倒头便睡。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醉在边疆也陶醉。
晨起拍拍度假村里的花。新疆就是大气,不缺土地,种花都是一片一片地种,看着舒坦。
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那拉提镇,是一个山间盆地,在那拉提山北坡。也叫那拉提夏季牧场,又名巩乃斯草原,还被称为“空中草原”,因它的平均海拔为2200米。那拉提草原是哈萨克族人口最多的草原,有人口15298人,占我国哈萨克族总人口的1.13%。
每年的6、7、8月是那拉提草原的黄金季节,草肥水美,各种野花开遍山岗草坡,犹如一张五彩缤纷的织锦,大量的牲畜转入,草原人的各种集会也多在此举行,故那拉提草原也是草原集会的胜地。
我们到那拉提草原已是8月中旬,此时水草依然肥美,但野花已经黯然谢幕,对想要领略草原之美的朋友建议:到新疆的最美时节是6月底7月底初。
景区内修建的“冬窝子”。
冬窝子内景。
我们乘景区内观光车跑马观花游览完那拉提草原,上午10点半来到那拉提森林公园入口处,剩下自由活动,可徒步登山,可骑马观光,约定12点半在原地集合,再乘观光车返回那拉提草原门口。我们选择了徒步登山。
此处的幽深景致,是这张图片远远传达不了的,只能留在心中意会了。
和我们选择登山路线的同行者不少,但很快折回的也不少,也许他们只是想到此一登而已。
登到半山,回望山坳里的景致。这景致很多内地山上有,却又有别于很多山景。
这棵树很高很大很壮观,我的镜头无法承载,长在上下梯的连接处,干脆因地制宜放几个水泥木桩,大树底下好乘凉,天然的休憩地。
途中见到的花花与蝴蝶。
登到此,珍珠累了不愿意再登,我却执意要登到顶,想到高处去看看这个空中草原的全貌。同学云便带着珍珠返回了。
这座叫那拉提山的小山并不高,但越往高处走,风光越旖旎。而真正到达山顶的同行人并不多,除了我,有一对小情侣,还有一位男士带领几个小男孩儿。
人说,风景这边独好。如果没有到达某个支点,如何能找到好风景的角度呢?
看似孤独的登山之路,其实并不独孤,有满心的希冀一路相随。
终于望到了路之尽头,尽管很累,但内心的激动、欣喜和成就感,完全可以将疲劳一并抵消。
立在高处的是一对酷爱旅行的小情侣,而另一拨上到山顶的一大男带几小男的队伍已经返回下山了,也就是说,我是我们这一行人最后一个到达山顶观景台的游人。
此时的山鹰观景台,空无一人,除了我。
仰视这只振翅欲飞的山鹰,竟油然而生神圣之感。
登山的意义,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了解一览众山小带给人的喜悦。
此时,高处无限清。是宁静,不是寒意。是满足,不是惊恐。
山顶的风光。
俯瞰山下。
回望上山之路。
在山上停留片刻,已经接到导游催回的电话,就在我准备下山之时,从树林中“蹭、蹭、蹭”并伴随着“叮铃铃”的马铃声钻出一匹马来,马背上坐着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骑着马,一直围着我打转,只需花10元钱就可以安全把我送到山脚。
骑马下山?心里想着都打鼓,我一步一步爬上来的,这么陡,如何骑马下去?
我自然是拒绝了,小男孩便说我小气。但一直没放弃游说。
我问他多大了?他回答:“我24岁了,明年就要结婚啦!”
看着他满脸的稚气,这是娶妻生子的年龄?
确信我不会坐他的马了,他突然快速策马向山坡下奔去,边跑边叫:“我每次都能见到你!”这下把我逗笑了。
是不是生存可以扼杀纯真呢?至少这个情景一点都不和谐。
专心下山喽,上山用时1个多小时,下山仅用了半小时,最后一个到达集合点。比预定时间晚到了20多分钟,大家在正午骄阳下等我,除了珍珠连环炮似的埋怨,导游和同行者都没有过多抱怨,唯有在此,谢谢大家的包容了!
我们在那拉提草原:
到达山顶的山鹰观景台,正是那对小情侣下山之时,这张照片是他们帮我拍的,尽管很累,但心底的喜悦却是显而易见的。亲身演绎“累并快乐着”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