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的投资体系

(2015-01-11 23:38:20)
标签:

转载

分类: 旁征博拿
学习!
原文地址:我的投资体系作者:pxj9902

 一、投资品种分类

     在我的投资世界里,证券投资品种分为以下几类 

 品种 风险 收益 下跌空间 上涨空间
A 无法确定 无法确定
B 极低

0

<5%
C <10% <10-15%
D <10-15% 30-50%
E 中高 30%-50% 30-80%
F 无法确定  50%-90%  ?

 

上表中的风险、收益,上下空间是指未买入时对该品种的预判,而不是事后的总结判断。

 

品种A:

      市场上大部分股票都属于这一类,如现在的茅台,设想你打算买茅台股票,但你又不能确定反腐对其销量的影响,这时,张三愤世嫉俗地告诉你,官员们不敢喝茅台了,茅台的末日快到了,但李四却慢条斯理地说,由于官员不喝,茅台降价,刺激老百姓也消费,茅台销量经过短暂调整后又会创新高,王五跑来凑热闹,胸有成竹地说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注重,喝白酒的人逐渐转为喝红酒,赵六愤怒地说,放屁,中国人六千年喝白酒的文化基因说改就改喽?鬼脚七眼光深邃地看着远方,幽幽地说,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风和日丽是扩张机会,狂风暴雨是整合机会!你捂住耳朵不想再听,因为你疯了,咋还能判断风险和机会!

这是大部分股票面临的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困境写照。

市场上大部分股票都属于品种A的原因是:

(1)我们绝大部分人对绝大部分的行业和公司无法了解和理解;

(2)我们大部分人大多时候对大盘走势也无法准确判断---------如果能判断牛市到来,则大部分股票就会是“低风险、高收益”,如果能判断熊市到来,则大部分股票就会是“高风险、低收益”品种。由于我无法判断大势,因此我的表里不会出现“低风险、高收益”和高风险、低收益”品种

      认识这一点后,对市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敬畏心理, 市场上大部分投资人不能获利错就错在买了品种A而浑然不知,甚至自以为是,这与赌博无异,只能靠运气胜出,7亏2平1赚也就不难理解。

 

品种B:

      国债、国债逆回购、货币基金、T+0套利(既能场内交易又能申购赎回的货币基金套利、分级基金套利)等属于这一类。这是短期流动资金的好去处,收益极低但聊胜于无,说来也怪,据我观察,关注和操作这一类的反而大部分是些股票投资高手。

 

品种C:

     包括以下几类

 (1)抽新股:中国A股新股不败的神话持续了20多年了,至今我没看到谁能真正解释这个原因,反正存在就是合理。我抽到的第一只新股是1993年的广州浪奇,那时还要跑广州排队,上市后真赚了一笔。印象中新股跌破发行价就那么少数几个,跌破发行价的新股在市道转好时表现也会非常神勇。大资金抽新股在几乎0风险下的多年平均收益率可达10-15%

 (2)企业债:比较确定的是,中国过去还是未来较长时间内,99%的债券不会违约,尤其是上市公司债券

,没看到11超日债的死而复生?市场上几乎随时都能找到7-10%收益率左右的债券,就随便找一只,09银基债,到期只有10个月,年化8%,正股烯碳新材拟增发新股圈到钱后还可能违约吗?几乎0风险。   

 (3)回购套利:特别是国企回购,组织定下来的事,怎么都得做一些,只要在回购结束之前走人就没啥风险。因此,如果股价离回购价上限还有10%-15%的话,5%-8%的收益率还是可以赚到手的,倒腾2-3次,搞不好能赚个10%-12%。2014年我在京东方B回购上就折腾了3次,分别为2.33-2.52,2.48-2.59,2.52-2.59,也有15%。在晨鸣H的套利更酸爽,该部分套利资金收益达20%。

 (4)现金选择权:如中集集团、丽珠医药、万科B转H时提供的现金选择权,中集和万科的现金权我都参与了,丽珠我忘了,没注意到,万科我弄了3次,赚7%,中集1次,4%。该类行为的低风险是因为上市公司花了那么多资源去搞,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现金选择权最终一定会实施。

  可悲的是,回购和现金选择权结束后,更大的涨幅往往接踵而来,如长安B,回购结束后成为大牛股,中集集团和万科现金选择权后也能涨30%以上,因此,我在京东方B 3次套利结束后怕了,又在2.6元加仓将其买回,而这实际是将现在的京东方B视为品种D"低风险、中收益“了。

 (5)具有可转债且正股没达转股价130%的套利:如现在的宁波海运,转股价4.5,可转债140元,理论上宁波海运的价格应为6.3元,现价5.27,上涨空间19.5%,对应强制赎回的价格为5.85,现价的上涨空间11%,转债到期日还有12个月,留给宁波海运的时间不多了,8个月内强制转股的概率为90%,除非公司跟钱过不去。8个月提供了低风险、10-15%收益率机会。

 

品种D:

      与品种C同属低风险,预期收益比品种C高的代价是可能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等待。

(1)可转债:又一个不败品种,中国可转债几乎都能涨到130元以上,甚至200元以上,因为没有哪个公司愿意把到手的钱吐出来,除非经营上出了大问题。粗略估计,可转债平均等待时间为3年,平均涨幅50%,即在确定保本前提下的3年50%,的确是”低风险、中收益“的代表,运气好的时候,就像2014年下半年,半年80%也比比皆是。想想中国股民还是比较幸福,新股不败、债券不败、可转不败够我们折腾半辈子了,只要你有时间。可惜我工作太忙而短期内又不想职业做投资,失去了许多机会。

(2)经营较为确定,分红较好但增长空间有限的公司股票

案例一:鲁泰B(200726),色织布业内最有竞争优势的公司,低速稳步增长的行业,稳健有余进取不足的经营层,08年-12年我一直持续的买入,买入PE基本在6-8倍左右,现在的动态PE 也在7、8倍左右,现价分红比约5%,棉价的波动耦合其擅长的逆周期投资时不时会带来中等(30-50%)的获利机会。

案例二:国投电力(600886),别看现在的国投电力风光无二,是众多机构手中的香饽饽,2014年以202%的涨幅傲视群雄,但2014年初我买入时的确是将它当作品种D看待的,我是在公司内部给员工授财务课把它当作案例来说明的,当时觉得它未来有稳定增长的机组投运,水电上网价格也不会下降,但小盘股的风光使我想到这种大盘国企的PE只会越来越低,会部分抵消业绩增长带来的股价增长,符合“低风险、中收益”预期,哪里知道2014年业绩既大幅增长,PE也稳步提高,无意享受了一次戴维斯双击,一举变为”低风险、高收益“品种,如果早知道,我还需要分散投资吗?融资全押上该有多好!这的确是投资与做实业不同之处,也是投资的魅力所在。

(3)不同市场相似股票类比中不合理的低估值股票

案例一:宝业集团(02355),2012年10月买入,买入逻辑有点怪,我对比了宝业和中国建筑(601886),发现两者除规模以外的经营很相似,但宝业估值比中国建筑低不少,但另一方面,中国交建A股(601880)估值当时又比其H股(01800)低,而601886和601880估值相当,推测如果中国建筑如果在香港上市估值至少可以大幅提升,如此,宝业的风险就很低,潜在的收益就比较可观了,再说宝业又有一个好的经营团队,2014年5月卖出获利25%。

案例二:新华文轩(00811),2013年9月买入,买入逻辑也是类比,当时我比较了新华文轩和A股皖新传媒(601801),两者业务相同,我研究后惊奇地发现两公司的长期利润率相当,且两者长期营收比0.78几乎等于四川与安徽两地的人口比0.74,但601801的估值是00811的4倍,而沪港两地上市其它股票估值水平也很接近,判断00811应为低风险、中收益甚至是高收益品种,后于14年3月卖出,获利只有10%多点,卖出后它大涨50%,买入逻辑准确却操作错误。[转载]我的投资体系

案例三:一致B(200028),2014年12月买入,其A股、B股2014年全年都没涨,A股国药一致(000028)与丽珠医药(000513)估值相若,业务也有一定可比性,但丽珠H股(01513)估值却比一致B高35%,如果说000028是中等风险品种,那么36元港币的200028由于有深港通(更易B转H)、国药集团国企改革试点、国药集团26元增发认购等兜底就可以归属于低风险、中等收益品种,结果如何估计1年内会有答案。

案例四:中国建筑(601668),2014年8月买入,乃发现其市值竟然小于在香港上市的几个子公司市值之和(按权益计算),意味着中建1-8局白送,买入PE4倍,一眼看上去的低风险,当时想如果市场给补上中建1-8局价值,我的收益不会差吧,结局大家都知道,2014年第四季度它发飙了,涨115%,又一个从预期中等收益变为实际的高收益的故事发生了。

 

品种E

      市场上有一定研究功力的价值投资者买入的许多股票就属于这一类,可能茅台对我来说属于品种A,但对很多研究较深的茅粉来说,茅台就是他们的品种E。许多研究公司基本面的投资者自以为通过报表和行业信息能将一家企业研究透,其实,就我观察,即使多年研究和跟踪的公司,有许多东西我们也无从知道和了解,或者由于投资日久产生感情,往往对一家公司的消息往好处解读,我以前就经常犯这样的毛病。除非你有一双巴菲特或彼得林奇的慧眼,否则我觉得应该对你所投资尤其是长线投资的企业设定一个中等风险的预期-----即股价最坏的情况可能会腰斩。而对收益最好设定一个合理的预期,动不动就TENBAGGER,没那么多TENBAGGER等着你。

     品种D和E之间会互相转换,品种D在股价上涨且中短期企业盈利高于预期可能会变成品种E,如现在的国投电力。品种E在股价下跌且中短期企业盈利低于预期可能会变成品种D,如现在的鲁泰B。

 案例一:北新建材(000786),2013年底买入,买入时PE10倍,作为品种E基于以下考虑点:正面因素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进取的经营层、符合环保的行业前景。负面因素是房地产市场的不明朗,但石膏板的应用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为弱正相关关系,10倍PE不会是高风险点位,北新房屋的前景给个50-70%涨幅是可期的。现价25元比买入时已高55%,但国企改革试点未来所释放的经营价值使得该股再涨60%后仍然属于品种E。

案例二:万华化学(600309),2014年11月买入,浮盈28%,八角工业园若成功,买入时400亿的市值与巴斯夫等全球化学巨头相比就太便宜了,八角工业园若不成功,来个腰斩也不是不可能,良好的股权结构和过往的优秀表现有理由让人相信八角工业园成功的可能性在60%以上。

 

品种F

       就我的能力圈和研究范围,PE 高达50-100倍的大部分创业板股票就属于这一类,相信说它们风险很高不会有人反对吧,但上涨空间还有多少,也许没人知道,A股小盘新股什么可能都会发生,炒至200倍PE也会有人找出合理理由。存在就是合理,也许200倍也合理吧,但它不是我的菜。

 

二、我的投资体系

1、定期(每月)给每一持仓证券定性------ABCDEF

2、不买品种A,坚决不买品种F;

3、能发现品种C时,不买品种B, 未能发现品种C时,适当持有品种B;

4、定期审视持仓,当品种E变为品种A或品种F时,坚决卖出,卖出后买B、C、D;

5、品种D应成为我最大的持仓,不断发现品种D是我最重要的投资任务,当D变成E时,若能发现新D,就换新

 D,发现不了,继续持有;

6、当D、E都很少时,大部分资金转为B+C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