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古“越”今
(2019-07-15 08:00:34)分类: 日志(随意版) |
戴着耳机听书散步,是为一天生活的开始。
今天要听的北大赵冬梅老师的国史课应是到尾场了。不过,还是决定要再听一遍,温故知新是一,和自己的记忆抗争是二。
一路听下来,隔空感受着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学术研究者的严谨、认真、负责,虽然也因自己底蕴不够,也因是断断续续地听,没有很系统地得以巩固和消化,但获得和启迪还是显而易见的。朝代更替,制度演进,人事纷纭,有其规律也有其无常,观史思今,国之为国,人之为人,思源奋进,才能共荣共盛。
一路走下来,看得众生图景:桥边的老人费力地尝试架腿锻炼,苍颜白发,骨瘦身枯,但比起海明威作品《桥边的老人》中主人公的境遇,盛世太平年代的老人还是幸福的,因为她更多时候要抗争的是无情却相对公平摧众人身心的岁月;工地入口,那位腆着肚子打电话的包工头灰扑扑但又油亮亮的脸,
矛盾却又自然,电话里张罗着生意和宣泄急躁的情绪,管理着这一摊子事,想来一定很烦很忙,忙到无暇管理自己的身材和仪容吧;一位老妇的自行车一前一后架着两个小座椅,推行着,座椅上两位可爱的小姑娘胖嘟嘟的,尤其后座上的那位,头上扎着两小辫子,另有发夹颤巍巍,异常可爱;果蔬超市门前拥挤着等开门的老人,当然也有并太老的,当时间大把大把攥在手里,于这样的方式耗费也不失为一种实惠,好像说是菜价要便宜,具体也没有印证过。偶尔也会进去一转,为家里添补些零碎物件,只是惭愧自己并不擅家事日常,总是没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一个晨的丰厚开启的是有内容的一天。
前一篇:有“病”及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