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看后语
(2009-12-28 17:09:54)
标签:
小说一个好人海藻人物描写亲情杂谈 |
分类: 乱谈 |
没有充裕的时间看电视,身体也不如以前,可以在线网上看通宵,于是只是搞本小说看看,以求在别人说《蜗居》时不至于插不上话。
看后,和众多人同感:很现实。
电视据说一度要禁,理由是台词色情。我看未必,其实现实生活中还要色得多。
当然,生活是不能禁的,该色还是要色的。
其实,我感觉可能更多原因是触动某些部门某些人的敏感神经而已。其实又何必,做都做得出,人家写写,演演,又何妨?倒是有点“此地无银”的味道了。
房子背后的故事原来这样的丰富,想不通的高房价真不是凭空而来的。
看电视中的形象,宋倒是挺儒雅的,又像是挺有情有义的样子。可能一定程度上博得了很多观众的同情,我个人认为小说中的那个人物描写更为写实,精明瘦削,既要“作什么”又要“立什么”,一个官场的“精油子”而已。
所谓爱情,在小说中就数海藻妈说得实在:人家就是冲着“中年补偿”来的,人到中年了,在小年青身上重新找一种活力而已。且又有什么“情结”在作祟(不就是长得像初恋情人;而另外其实只是误解,不就是海藻正好例假了吗?)你也不是奔着爱去的,是寻找一种与爱无大关的所谓高什么的“体验”刺激,再就是“权”“势”“钱”带给男人的一圈“光晕”而去的,且这其实是“人民”并不情愿给的,有朝一日,权散势败,看爱还有几分热度?
另外,钱在左右人性中起到的作用真是让人痛并悲着。
亲情,爱情;爱情,亲情。
在钱面前,总是陡然软瘫下去。
一个海萍,一个宋太,一个小贝……我看还就苏淳硬点。
看完小说,只想说:让人寒心的社会及社会人。
这样的小说,这样的电视,让人面对生活少了几份幻想,少了几分憧憬。
难得看完小说后,心中有点想笑——讥笑,冷笑,都有可能。
在别人津津乐道时,我总是会提纲挈领的总结一句:都非善类(指主要人物)!
想到鲁迅一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其实也不是中国人生来真那么坏,更多的是环境逼人,制度造人!
也说不清为何看完此小说会让自己这样尖刻,我从来都不是这样的人,我想是作家的功劳,是作家六六尖锐的笔触让我这样一个从来爱在文字中迷失的人难得清醒一回。
还是总结一句:小说是小说,其实现实还要不堪!如结尾宋的被拆穿,在生活中概率小到极点;而最后宋的死,在生活中可能性简直为零。
现实……
想多了更寒心,还是相信看来的一句话:出来江湖混,总有一天要还的!
或者也只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