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有闲,有笔和纸在身边,随手涂抹的字,从来就是无意,但久尔久之,我发现有潜在的心情含蕴在其中。
学会写字了,我就爱在纸上涂涂写写,记得更多时候,随手涂出的总是一个“永”字,或是一个“秀”字,固然这两个用貌似潇洒的笔迹定型在纸上时的确比一般的字更见清丽,因为字型较修长,如稍学过书法的写将出来则更见飘逸。当然,我是没学过书法的,却总是想在纸上练习练习,记忆中,“永”及“秀”这两个普通的汉字常见于儿时课本的空隙或草稿的边边际际。而今,有了厚厚的岁月积淀后,发现儿时的涂抹不是偶然,心底深处是有一种深深的认同,只因为“永秀”是我的家乡,是我少时玩乐成长的天地。由于父母的结合为一工一农,由于他们育有包括我在内的一儿一女,而我又是长女,所以稍经人事后就随爷爷奶奶在乡下过活,那是无拘无束的一段岁月,好脾气的奶奶和重男轻女的爷爷从来就不会给我管束,随我疯玩疯玩的。这放养式的童年生活造就了我自由开朗的性格。
本无意回忆童年的,却因着有意的怀乡却又伴生了另一种情绪。当真是应和了题目中的关联。
书读高起来,在学习生活中也交得有三二朋友了,总是成伙儿地去干些和校规校纪擦点边的事,在课间锻炼时(相当于现在的体锻课)溜出校门去吃小馄饨或买点明星类的照片或去不远的公园遛一圈……三五成群,聊及理想,有要当老师的,有要当技术员的,有要成为数学家的,我记得自己挺单纯的想拥有一家既卖书又卖磁带(当时还没碟这类)的小店,听着歌看书又能挣钱,惬意而自由的行当。当日“无意”的理想大交流,如今却全都错了位,我是当了老师,换了三茬地,一茬比一茬“充实”。当初想当老师的现如今成了电视台一栏目主持,另有几位则不知归属了。人生事,只能“有意”设想,“无意”成全的。如今听女儿一年年说着自己的理想,我总是笑着鼓励,内心却深晓这样的理想是作不得数的。人世,真有太多的“缘”在其间,无论情感、学业及至成年后的事业机遇。我生当努力,但遂不遂得意只能是随缘了。
无意有意间书写着生活:无意而来的抑郁心境随阴湿天气而来时,却总有故作的乐观来调适;当有意寻找静谧、营造心清之时却无意等来了喧哗;有意无意间,起起落落,日子就这样流淌……
我本不是想写这样的心情,却手不随心,随意篡初衷。
无意……有意……谁又道得清其中个味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