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激活冰山的能量之源——跟随沈健教授学习催眠有感
(2010-10-12 22:39:02)
					
											标签:
																				
                            健康催眠发展心理咨询行业 | 
					分类: 催眠 | 
| 
   
      
    
  
  
——参加沈健教授催眠培训心得  
  感谢朋友为我转来了沈健教授的视频讲座,二个多小时的讲座我一动未动,直观的感受沈教授是那么的谦和、真诚、智慧而又平易近人,幽默的讲解使你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朋友告诉我,沈教授是吉林省催眠学会理事长,有着精湛的催眠技术,我心中沉睡的愿望如花一样开了,有个声音说,这就是我要找的老师! 如愿坐在培训的课堂上,不知自已要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来之前找到两本书快速翻了一下,希望能对催眠多一点认识,结果却使更多的问号挂在了脑门上。胡思乱想中沈教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课堂,比视频上看起来更年轻而精干,温和的笑容使人感到亲切,整个小团队都被这亲切感染着,没用任何罗嗦的前奏,授课就流畅而自然地进行了。对于这个环节我印象深刻,反思其原因,心理工作者的人格魅力不能不说是要放在所有技术之前的重中之重,咨询者的信任就是建立在这能给人以温暖的人性光环之上的,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我们后来者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时刻要努力的方向。我内心不禁开玩笑地想,我们已经被沈老师的人格魅力催眠了! 三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讲解和练习交替进行,催眠神秘的面纱渐渐揭开,我对它有了大致的认识: 
一、  被一些影视剧情宣传所影响,人们普遍把催眠想象的玄幻异常。沈老师开始就告诉我们,催眠不是魔术,也不是超自然的,它是一种通过调动人的潜意识,将蕴藏在人体内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的一种方法。实际上就是跟潜意识说话。我们的意识可以休息,但潜意识却无处不在,只是人们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它。亚洲顶级的成功激励大师陈安之说过:“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的力量高3万多倍,我所知道改变和提升自已最快的方法,就是要改变自已的潜意识,而要改变潜意识,世界上最快的方法,就是运用催眠。”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在全世界风靡的《秘密》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吸引力法则,它分明就是人对自已进行的自我催眠啊,那么这本书用许多成功的案例获得了这么高的关注度,则完全证明了催眠技术开发人类潜意识的巨大力量。 在课上,沈老师用他精湛的催眠技术让我们感受了这种神奇的力量。简单的话语,简单的动作,短短的几分钟,一个人桥完成了。年轻的女孩子,催眠状态下大部分身体悬空,却能承受一百多斤的重量而毫不吃力,这是在常态下是无法想象的。惊叹之余我突然觉得,催眠技术就象是一个触发器,一个按钮,设定好程序,引导潜意识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人类面对的将是一个全新的自我,如果把意识比喻为湖泊,那么潜意识就是大海,我们将拥入多么巨大的能量啊! 
二、  学习的过程中,沈老师全力以赴,同学们全情投入。一个个精彩的感受交 流,让我感慨万千。步入中年的我们,少年时的明媚与清澈哪里去了?何时开始我们脸上的线条变得僵硬,目光逐渐犀利,大大小小的创伤经历被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压抑了下来,还冠以自已坚强的美名。披着越来越厚的防御的外壳,戴着扭曲而纠结的面具,蹒跚在这个世界里。焦虑、抑郁、恐惧、睡眠困扰、体重失调,情绪失控成了贴身侍卫。 成熟的意义,不是指具有多么坚硬的外表,而是说你是否还能感受到一颗柔软的心。(批语:能够柔软就是一种自信、从容与平和) 面对我们这群拥有变形金刚线条的成年人,沈老师唠家常一样亲切的话语,神奇轻松地唤醒了心中紧闭的眼睛。找到了内心伤痛的症结所在,奔涌而出的泪水,是压抑许久的释怀,而老师温和的语气,坚定而充满力量的陪伴与支撑,构成了确实很难让人忘怀的温暖而感人的最美画面。 听着老师正性,坚定而又积极的引导,回想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突然发现,催眠能多么深的嵌入到生活中。不知不觉中我们对自已,对周围的人进行了多少负面的暗示却浑然不知。不良模式形成后的恶性循环让人们在痛苦中却无法自拨。还有很多人在进入催眠状态后发现伤痛点是童年的经历,那么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这些直面天真烂漫成长中的儿童的人群,则更应尽早地了解催眠中正性暗示的力量,学习催眠技术,使更多的孩子减少伤痛能够健康成长。 
三、  参加培训的这几天,天气比较热,我的偏头痛隐隐开始了。没想到的是 它竟让我有幸亲身体验到了催眠对于治疗生理病痛的有效作用。沈老师扎实的功底,使我感到很有安全感,能够很快地进入放松状态。感觉老师在我头上做了几个类似按摩的动作,感受一下,头真的清爽了许多。老师说这也是潜意识的作用。我仔细想了一下,这应是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激发潜意识起作用的一个综合的结果。反正我的收获是——头真的不疼了。 
  世界潜意识开发大师约瑟夫·墨菲说过这样一句话:“治愈的力量在你的潜意识里。” 潜意识具有惊人的力量,它储藏人类所有的智慧,它控制我们身体所有的运作,而催眠技术就是一双灵巧的手,帮我们唤醒自我觉察之眼,打开潜意识大门,清除负面的想法,让潜意识发挥最大的功效,使我们重新拥有属于我们的自愈的力量,找到真实的自我! 催眠的学习与探索之路是漫长的,庆幸地是我们已经有了沈教授这样优秀的带路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上下而求索! 
  
  
  
  
    三天课程的最大收获是体验与感受,为这一次的咨询体验,于愿已足矣!再多的讲授都比不上一次体验,所以虽然三天精神状态不佳,但那次咨询,我人生中所经历的第一次的所谓的正式的咨询,就这样破处了。 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是:催眠只是一种辅助的技术,可以相信,但不能盲从。他不神奇,也没有魔力,它的所有神话色彩都是别人赋予的,其实这仍然算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较量。这种较量来自于对咨询师的信任和求助的动机强烈程度。 在咨询的领域里,没有传奇,只有专业,各种技术的融汇贯通。咨询师的威望和声誉很重要。只要来访者相信你,而她有着十分强烈的愿意,你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问题一举击破。咨询的技术翻来覆去,招式在心中,助人于无形。 在这三天的课程中,让我留下深刻记忆的,不是催眠的技术种种,而是老师的一些言论。他的语言风趣幽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一、“挠”论 表面似与潜意识无关,实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的心态。这个有助于我们找回理智,更好地处理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当所有的抱怨与埋怨都无济于事时,悬起一把尚方宝剑,拯救自己脱离苦海,告别挠自己的纠结。放下牢骚,轻装上阵。此招常用于解决工作纠结。 二、“背”论 大家都知道轻装上阵易胜,可还是不自觉地给自己背负重重压力。正所谓心中有冠军,手中没有奖牌。这招常用于缓解考前压力。 三、“猪”论 一头猪一年300斤,一斤10块,一年3000块。养老公比养猪划算多了,所以不管他怎么惹你生气,肯定比猪强。把自己的期望值降低,幸福感就自动地提升了。此招常用于夫妻关系咨询。 四、“玫瑰”论 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赛玫瑰,一开开到八十岁。这里讲的是性格和人格魅力以及内涵的问题。任何女人都无法拒绝岁月的馈赠,可是一部分女人在岁月中人老珠黄,另外一部分女人却在流年中熠熠闪光。这里的气场不是容貌,而是女人丰富的内涵,有韵的思想以及举手投足间的优雅和豁达。 五、“错题”论 错题是上天派来的天使。高考前一天改几道错题,是提高高考成绩简单有效的方法。此招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问题本身,而不是我们心中若干的假想敌。 与不同的人交往,就会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我们汲取那种智慧,成为我们人生经验的一部分,让自己像一个渐渐温暖、渐渐丰翼的天使,把快乐和幸福带给越来越多的人。 催眠-激活冰山的能量之源  | 
| 
         学习催眠和我的小白鼠B 陈晓冬   这几天在学习催眠,心理学校的姜校长是我的好朋友,一直劝我去学学催眠,我始终都不相信催眠,总觉得那是催眠师在作秀,所以心理学校办了好几期催眠班和催眠讲座,我都没去。一是真没时间,二是我觉得不学催眠也不影响我做心理咨询的效果。这一次纯属因为姜校长是我的好朋友,她反复对我说,催眠对心理咨询会有很大的帮助,我才准备参加了。 上课前一天的晚上有一个讲座,是第二天催眠课的沈健老师主讲,题目是《做情绪的主人》。我觉得这正是我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的内容,就准备下了班去听讲座。下班前姜校长又发来一项指令:让我去接沈老师,因为那天大雪,路不好走,我的单位离高速车站比较近,心理学校则离那里很远,为了大家都方便,我开车直接去高速车站接沈老师。 接到沈老师后,我们要从城市的最南端到城市的北端才能到达心理学校,正赶上下班高峰,车缓慢地走在全市最拥堵的人民大街上,我跟沈老师有了第一次交流。因为这个交流,我感觉听沈老师的课会很舒服,他温文尔雅又平易近人,且知识渊博;我觉得我要听这一次的催眠课。 沈老师的讲座让我坚定了听课的决心,因此而把正在进行中的每周一次我去哈尔滨自己的沙盘体验暂时停了。 每一项心理咨询技术课之前,都会有讲课老师的一个公益讲座,我也是通过这样的讲座来品评这个课值不值得听。记得有一次是听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的课,也不了解那个老师,但听了讲座后,我坚决不去听那个课了。因为老师的文化背景太差了,简直就让我听不下去。所以想到以前听一位心理咨询老师的课,他说过:“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要懂哲学、懂艺术、懂宗教”;另一位老师说:“心理咨询最重要的不是技术,是关系;是个案对咨询师深度的信任和高度的认同,而这些则来自于咨询师本身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个人魅力”。这一次沈老师的讲座,让我很佩服,我想听听他的催眠课。 开始上课了,沈老师说学催眠就四个字:“易学难精”。这几天的课我深刻体会了这四个字。沈老师说自己是很敬业的,我也感觉到了。三天的时间他大约做了有10个完整催眠个案,其中除掉快速催眠之外,我印象很深的也有5个渐进式放松引导,这种催眠费时、费力、费心,但每一个他都做得很好,并且在最后给我们展示了六级催眠术的成果;因为中间有一个他催眠的个案是一位学员的孩子,初二学生,所以我开始转变自己对催眠作秀的认识。至少沈老师的催眠是真实的,并且一定是对心理咨询会有有效帮助的。 尤其是他的“天使行动”,让最后课程结束时满教室都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彼此并不熟悉学员们,因为“天使行动”给了周围的人许多关爱,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更多的关爱,我想这种快速熟悉的方法真的很适合只有几天的短训班。 沈老师的许多教学方法都让我觉得非常值得学习,尽管我不会每一项都按他的要求去做,但我会把这些方法记在心里,成为我今后教育教学中的范例。 每一天课程结束后沈老师都会留作业:要学员们回家找人做练习。我在第二天找了我的助手做练习。记得上课时沈老师说,大家先不要练快速催眠,那个比较难。我就从渐进式放松引导开始吧;老师说,躺着比坐着容易些,我就从躺着开始吧。结果完全不是我的设想。我的助手躺在那里听我催眠,开始还强忍不笑,后来就开始哈哈大笑。彻底失败了……冷静了一会,还得练。 这回试试快速催眠吧。虽然沈老师说先不要练,但我不想把失败当成底子练,所以我不能马上再做渐进式放松引导了。没想到这快速催眠还真奏效,眼看着助手就已进入催眠状态,我却忘了自己该干什么。脑子快速搜索,搜尽脑中的记忆,好像是该让个案的手臂抬起来、硬起来,不能再想了,时间长了我没动静,他该醒了。马上行动,刚一碰到他的手臂,他又开始笑了……完了,又一次失败。 不过助手还是很仁慈的,他告诉我说,他其实刚才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了,一定是被催眠了,后来是因为我碰了他的手臂把他弄醒了。他这么一说,我高兴了起来,这至少说明我成功了一半。 第二天在沈老师让学员交流时,我说了的我练习过程,沈老师说,当时应该有语言引导,告知个案你要干什么,然后再行动。这回我有信心了,跟助手说要拿他接着练,直到练会为止。助手马上反抗:“你拿我是小白鼠啊”。我说,“你不让练,我找别人练”。他说,“那我也是小白鼠A,你再找的就是小白鼠B了”。因为没找到时间,我没再拿小白鼠A练过。 课程结束后,上班午休时,我开始拿同办公室的孙老师练习。我先给她讲了小白鼠A和小白鼠B的来历,她说,那我就是小白鼠B了呗。我答:对的。 我们开始练习。重新进行渐进式放松引导,开始她也想笑,渐渐的她进入了被催眠的状态。这期间,有学生来敲门,她懒散地睁开了眼睛,我用手势让她把眼睛闭上,她乖乖的就闭上了,我居然成功了。因为我觉得她太累了,孩子小、工作忙,又年轻,所以我没有唤醒她,而是得意地看着我的催眠成果,忽然想到应该以事实为证据,所以拍下了她被催眠的照片。后来学校喇叭里的广播把她震醒了,但她的脸色红润,非常好看。一段时间以来,她都是非常疲倦的状态,看来催眠对她恢复体力很有帮助。但是她说她的头顶有点沉,我就按沈老师的做法,让她闭上眼睛,重新对她进行了唤醒,再醒来时,她自己都觉得自己的眼睛很亮,并且精力十足地去上下午课了。 这就是我学习催眠和跟小白鼠B的故事。 对了,听完课、做了练习,有了体验后,我知道我第一次成功一半的催眠应该是二级催眠,这一次大约是三级了。恐怕到六级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不过我现在相信催眠技术的确是对心理咨询有很大帮助的。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