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艺谋应该改名叫张亿谋

(2006-12-20 21:16:52)
分类: 我的论语
张艺谋应该改名叫张亿谋
 
设计对白:“黄金甲”要狠狠地赚钱
 
     
      张艺谋是个永不认输的人,凭着这股冲劲,他以一股锐气带来了艺术的创新、文化的颠覆,将中国电影推向了一个高峰,让世界对中国电影刮目相看。就这点而言,他无愧中国电影导演中的翘楚。
      但从《英雄》开始,我发现老谋子变了,对艺术的执著被名利所取代,进而造成了他的作品奢华多于内容,场面重于情节。带给观众的除了视觉,什么也没剩下。如果剔除剧中的巨星、服装和场景,他的三部商业大片只是个空壳。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老谋子变得急功近利了。
      所谓“功”,就是奥斯卡的小金人,所谓“利”就是票房。这两个方面又各有一个参照对象。“功”是李安,“利”是《泰坦尼克》。李安一个非中国国籍的华人,却第一个捧起了奥斯卡的小金人,老谋子等一堆中国本土导演自然不服。《泰坦尼克》虽是一部国外引进的片子,当年却取得了3.5亿的国内票房,作为中国电影代名词的老谋子当然也不会服气。
      所以,从英雄开始,老谋子的每部商业大片都声称要争取奥斯卡。可惜,外表的华丽掩盖不了内容的苍白,因此都失败了。不过,略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票房却捡得黄金满钵。
      回想几年前,在全国一片骂声与赞声的对峙中,张艺谋的《英雄》在国内创造了高达2.8亿的票房神话,气势直逼《泰坦尼克》。第二年的《十面埋伏》稍差一点,但也过了亿。今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公映仅仅三天,票房也已近亿,张伟平因此底气十足地声称要让票房超过《泰坦尼克》。
     这是一串让无数中国导演眼馋的数字,不过代价却是老谋子不再为艺而谋,而是为亿而谋,为名和利而谋。其实,我更怀念《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等老谋子早年的那些片子。虽然它们没有群星闪耀的演员阵容,也没有千军万马的波澜场面,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艺术精品,连不懂中国文化的老外都赞叹不已。那时的老谋子,并不像现在一样一只眼盯着小金人,另一只眼望着人民币,还是一心做艺术,能创造一个个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情证明,为艺而谋,则成就斐然;为亿而谋,则赢了票房,输了口碑。
     既然老谋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过亿,那么他的名字最好也改叫“张亿谋”。毕竟,今天的张艺谋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张艺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