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教案  第十二章 性格及其培养

(2008-04-29 19:21:24)
标签:

杂谈

分类: 普通心理学教学

第十二章 性格及其培养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性格的结构与特征,正确理解性格的概念,能陈述不同的性格理论,能举例说明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会运用性格评定的方法鉴定性格,能根据本章的知识对不同性格的学生的进行培养和教育。

重点与难点:性格理论 性格形成与发展

教学法与课时:讲授法 分析法 3课时

第一节、性格概述

1 .什么是性格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把性格定义为: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2 .性格的外部表现

( 1 )性格在活动中的表现

性格在活动中形成,也是在活动中表现的。

( 2 )性格在言语中的表现

一个人怎样说话,话多还是话少,用什么方式说话,言语的风格如何,言语是否真诚等都可以表现出人不同的性格特征。

( 3 )性格在外貌上的表现

面部表情、姿态、衣着打扮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人的性格特点。面部表情是多种多样的。

3 .性格与气质

( 1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①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后天的。

②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 ( 即强度、速度等 ) ,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指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

•  质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性格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为明显。

( 2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相当密切而又相当复杂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具体地说,二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气质可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

其二,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当某种气质与性格有较大的一致性时,就有助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相反会有碍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勇敢、果断、主动性的性格特征,而粘液质的人就较困难。

其三,性格对气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掩盖和改造气质,使气质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4 .性格与能力

性格与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两个不同侧面。性格与能力不同,能力是决定心理活动的基本因素,活动能否进行,这与能力有关;性格则表现为人的活动指向什么,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进行。性格与能力是在一个人统一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性格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水平。研究表明,两个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其中勤奋、自信心强、富于创新精神的学生的能力发展较快,而懒惰、墨守成规的学生的能力就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人对工作的责任感、坚持性以及自信、自制等性格特征,都制约着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优良的性格特征往往能够补偿能力的某种缺陷,“笨鸟先飞早入林”“勤能补拙”,就是说性格对能力的补偿作用。但不良的性格特征,也会阻碍能力的发展,甚至使能力衰退。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会促使相应性格特征随之发展。例如,某学生在教师的培养和具体指导下,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和身边发生的事情,然后练习写作。经过这样长期的活动,不但发展了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主动观察型、广阔想象型、独立思考型等性格的理智特征。

第二节、性格的结构与特征

1 .性格结构的心理学分析

性格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它包含着各个侧面,具有各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在人群当中,人们的性格事实上是不一样的。有的让人感到和谐,如谦虚、自信、热情大方、诚实、无私、勤劳、细心等;有的让人觉得不舒服,如狂妄、自私、虚伪、懒惰。归根结底,性格是由各种性格特征的独特而有机的结合造成的。这种结合,可称为性格结构。这些性格特征在不同的个体身上,组成了独具结构的模式。一般人对性格结构的分析,着眼于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四个方面。

( 1 )性格的态度特征

①表现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特征

②表现为对学习、劳动和工作的态度特征

③表现为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 2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为: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对自己作出决定并贯彻执行方面特征,

( 3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在情绪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情绪强度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情绪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和人的情绪受意志控制程度。情绪持久性方面的特征,主要指情绪对人身心各方面影响的时间长短。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不同的主导心境反映了主体经常性的情绪状态。

( 4 )性格的理智特征

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就是性格的理智特征。

2 .性格结构的特征

( 1 )性格结构具有完整性和矛盾性就性格的结构而言,人的性格的所有个别特征,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 2 )性格结构的确定性指的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所持有的恒常的态度倾向。

( 3 )性格结构具有复杂性和主导性既然性格是生活的投影,就必然具有复杂性,这在一般人身上都有反应。主特征一般是指人们对待现实的基本态度。

( 4 )性格结构具有表层和深层的特征一般来说,性格的复杂是基于千变万化的表象 ( 行为 ) 而言的。

第三节、性格理论

1 .性格的特质理论 

( 1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 2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2 .性格的类型理论

( 1 )单一型模式—— T 型人格

( 2 )对立型模式——内向与外向人格

( 3 )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

第四节、性格的了解与评定

1 .性格的发展 

2 .性格评定的方法

性格评定是指对一个人的性格进行描述和测量。

( 1 )行为评定法行为评定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个案法四种方法。( 2 )自然实验法

( 3 )测验法

第五节、性格的培养与教育

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就有,而是后天形成的,且会随着年龄、职业、地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因此说性格可以矫正且具可塑性。青少年应该如何塑造良好的性格呢 ? 

1 .正确对待先天因素

2 .加强学习,建立良好教育环境

3 .培养广泛兴趣,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4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那么,怎样依据性格特点进行教育呢 ? 

第一,要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性格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同样的教育目的对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第三,要分清人的具体行为中,气质与性格的区别。心理学家认为,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性。

第四,教育学生自觉塑造良好的性格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