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读史之风行于国内,易中天凭借百家讲坛之舞台一夜之间暴得大名。有识之士以为,当年明月是唯一能与易中天分庭抗礼的草根学者。
然而在下以为:易中天,画工也;当年明月,化工也。
易中天穷巧极工,不遗余力,所以言尽而意尽。一读而叹其才,再读而心有所得,三读而索然无味。
当年明月浑然一体,纵横荡漾,让人欲罢不能。如徒手搏龙,初看满目惊惶,再看则昭回云汉,三看而叹为观止。
易中天以画工而能巧夺天工,当年明月则造化无工,而令人叹其鬼斧神工矣!
由是观之,则惜画工虽巧,已落二义。可叹也夫!
易老先生一生耕耘书海,艺海拾贝,堆积成山。仰望之余令人赞叹不已。然视其物,贝而已也!
当年明月横空出世,初非有意为文,只觉世间本有此活泼泼一家伙,无可名状而不吐不快。令人玩味不置。
盖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一字一句之奇。
在易中天老师的文字里,我们看到的是严谨的学术分析,是对历史事实和治史方法的探求与探讨,而且务求精细,不厌其烦。听他的讲座,让我们在体验易老师活泼风趣的语言时,由衷赞叹老一辈历史学家的才气与功底。
而当年明月则在努力给我们还原历史的真实,并且用讲故事的方法把它呈现出来。这个年轻却功底深厚的学者在不断的颠覆历史,然而他的颠覆却是那样的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让我们在他的字里行间不断地获取阅读的快感。
概括说来,易中天是一种历史分析法。讨论具体问题,分析遗留史料,探寻历史真相。
当年明月则给我们一种通透感,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把握了历史的脉搏,展现出历史的真实。有高屋建瓴之势。
读易老师的书,在密密麻麻的分析注解背后,我看到的是一个苍白模糊的身影,让人产生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想必这也正是易老师从前出了那么多书却无所成名的原因。
而当年明月的生花妙笔是那样的幽默潇洒干脆利落,他用个性十足的文字让我们体验了一次次高潮迭起悬念叠出。透过这一幅又一幅的精彩画卷,我分明看到了一个狡黠、善良、带点悲悯情绪却又无可奈何的活脱脱的犬儒家伙。
我敬畏易中天的学术才华,却喜欢文采汪洋纵横恣肆的当年明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