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不猴”带来的启示【图】

(2007-06-21 18:05:12)
标签: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三不猴

 
文/千里草(图片来自网络)
 
 家先看这三只猴子姿势各异,一只猴以手挡眼;一只猴以手捂嘴;一只猴以手掩耳。正在休整等待时机向上攀呀!以手挡眼者,表示不该看的不看;以手捂嘴者,表示不该说的不说;以手掩耳者,表示不该听的不听。正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此语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教导颜渊之话。其原文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大概的意思是: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我们看这是不是非常适合官场之人为人之道。尤其官场的下属人员,“三不猴”是他们的行为准则。比如,官场的下属人员要想得到领导的器重与提拔必须做到:领导的风流韵事——不听;领导的隐秘事情——不看;领导的个人隐私——不说。把握方向,抓住红线一直向上攀。“三不猴”‘不看’、‘不听’、‘不说’,属于一种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生的许多事情,不是能用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只能通过无言的心理暗示去领会和理解。“三不猴”就是我们生活中那些明哲保身的人,按照三不猴的准则一步青云,而那些敬业有理想的人象悟空那样敢做敢说的人,却被狠狠的压在五指山下,不得翻身!日本东照神宫里马厩上的雕刻,叫什么“三猿”。查了资料,和“三不猴”代表的意思是一样的,放在马厩上应该是指的避马瘟吧!
 
    想来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祸从口出,于是,管住自己的嘴,也许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能管住自己的嘴,至少祸端会减少一半,耳朵和眼睛也许是祸从天降的原因,因为你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但是如果管住了嘴,也许祸端不会引起,毕竟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传播,而传播的过程中便必然会有更改,于是便有有心人设计了这个小小的雕塑。不该听的不听,当聋子,耳朵只得用来摆设了;不该看的不看,当瞎子,眼睛只好用来流泪了;不该说的不说,当哑巴,嘴巴只能用来吃饭了。正如一网友说的,于是大家都成了好好先生、好好女士,于是正气缺失,民主不再;于是黑白不分,是非颠倒。人人成了“三不猴”,单位成了三不单位,社会也就成为三不社会了!
 
    学习,还是不学习这些“三不猴”,各位看官自行领悟!
 “三不猴”带来的启示【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