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拷问—有感于我校校友卢新富士康跳楼事件

(2010-05-12 00:56:05)
标签:

富士康

跳楼自杀

卢新

湘潭大学

校园招聘

杂谈

 习惯性的在晚上十一点收看央视新闻频道的《二十四小时》,每天在这里能读到很多天灾人祸的新闻事件,可能是因为自己是新闻专业的,所以对于这些天灾人祸没有过多的震惊和感慨,然而今天当我刚刚打开电视机,看到我校校友卢新在富士康跳楼自杀的消息时,我为之震感,之后又是为之愤怒,接下来就是对于这个社会的思考。

   卢新,我校即湘潭大学09届微电子专业毕业生,于09年在富士康的校园招聘中加入富士康。说道富士康,全球五百强,全球知名代工企业,台湾首富郭台铭一手创立,这一系列的头衔,都不不得不让我们这些处于校园象牙塔的孩子们充满了向往。依稀记得今年2010年,富士康在学校招聘时的壮观景象。我和同学由于人太多而放弃应聘机会,现在想想不知道心里是该怎样,五味杂陈,甚是不安。我一个2010届即将毕业的湘潭大学毕业生,一个也是充满信息和希望的大学毕业生,也即将迈入社会,也即将开始我们人生的第一步。卢新在校内日志上说,他人生的第一步就走错了。这句话深深的震撼着我,我的人生第一步即将开始,是对还是错,我很迷茫。

  卢新已经不是富士康第一个在富士康工作而跳楼的员工,我们的校友是跳楼事件的第七个,之后不久又有了第八个。一听大学生自杀,很多人会归结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以及眼高手低等等原因。然后从杨元元到北大硕士再到卢新,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把事情归结于大学生自身,我想是有失偏颇的。如果想让这类问题不再发生,那么社会必须给予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不是一笑而过。

  在此,我也想把自己心中的疑问,一一列出,表达自己看法和想法,也希望社会给我们一个说法。

    一问富士康:富士康的跳楼事件不是一次两次,甚至可以说我认识富士康不是因为他代工企业的知名度,而是因为屡次的跳楼自杀事件。如果说,一次两次乃至三次的跳楼事件还以用偶然性和个人心理问题等等敷衍的方式来给出敷衍的解释,那么如今八次血淋淋的事件,已经不能用偶然性,以及个人心理问题来敷衍了事。富士康在校园招聘时把自己的工作环境描绘的如诗如画,然而工作环境真的很好嘛,管理真的很正规吗?卢新曾经说自己加班加的很累,而一位富士康的负责人却拿加班记录来说事情,把原因简单归结到是卢新自己的要强。这显然是以为社会公众没脑子的说法,现在谁不知道很多加班是不计入加班记录的,一个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不得罪领导,很难依照劳动合同法来做事的,因为那样也许就意味着失业。

   同时,富士康对于员工跳楼自杀有没有过真正的自反思,从相关负责人对于这起事件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们显然没有诚意。等到员工出现异常情绪或者员工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才会想到一些措施,这已经晚了。一个企业本将在第一次出现有人跳楼自杀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采取相关措施来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然而,从第一次到第八次可以看出,富士康显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避免事件的发生,而是任由事态发展。富士康,你把生命看成什么了,你难道真的不在乎在你们那边一个个陨落的生命吗?难道员工就是你一个赚钱的机器,至于死活与你无关吗?作为代工企业巨头,作为拥有四十五员工的富士康,竟然把自己的员工比喻成为沙滩中沙子,实在可恶,也实在不能容忍。

  我们不希望悲剧再次重演,富士康也请你拿出诚意来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你们的用工待遇,改变你们的用人策略,改变你们对员工的态度!要知道没有四十五万员工,你富士康什么也不是。

   二问政府。首先富士康跳楼事件屡次发生,多次见诸于各大网络论坛的页面和各大媒体的报道之中,然而政府却对此没有真正采取相关措施和权力来督促富士康对于事件的表态和整改。是政府没有这样的权利吗?是政府不能采取相关措施吗?都不是,我想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和富士康的利益关系。财大气粗,富士康这样全球五百强企业,对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贡献之大可想而知,对于所谓的社会经济贡献可想而知。政府想要的是政绩工程和GDP增长,官员想要的是政绩。政府和政府官员们在政绩、GDP和员工的生命之间,选择了前两者而忽视了生命。为何不对富士康进行整顿改造,为何这么多事件没有一次司法介入,为何没有一次真正的去调查死者的死因,也没有一个真正的死因报告。而一味的让富士康自己一家给出解释和理由。

   其次,我一直认为大学是一个做学问或者说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培养技工的地方,大学不是技术学校,如果想让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就乐乐呵呵的适应社会,那是很难的。校园生活是美好的,然而社会是残酷的。高不可攀的房价和满天飞涨的物价,无不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压力重重,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们,在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情形下,我们只好忍气吞声,只好放低身段来做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卖出人生的第一步。然而政府却一直没有对于大学生保护救济的相关措施出台,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大学生心理辅导机制,没有一个保护大学生合法工作的政策。从小就说大学生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然而,政府对于这些未来和栋梁却没有任何保护就让他们赤膊上阵,直接面对着社会的种种压力而没有一点缓冲。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吃穿住行一系列问题而得不到妥善解决和救济,那么这样的压力和困难就被无数倍的放大,成为大学生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同时政府也没有对于校招当中各个企业给大学生的承诺进行法律上的约束,使得入职之后得到的和许诺的相差甚远。然而这些确实多年暴露出来的事实,政府为何视而不见,坚而不管?

  三问学校,每一年的大学生快毕业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有学工办的老师打电话询问就业情况,学校每年把就业率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为了单纯的提高学校自己的就业率,学校想着办法把学生推出去,而没有进行一些就业前真正的相关辅导,让学生在求职中感到无力感和没有方向感,无论哪个企业无论哪个单位只要接收毕业生,无论企业资质怎样,都鼓励学生去求职,去工作。甚至招工大户就可以成为主要的合作伙伴!我想学校在学生走出校门进入职场之前,都应该有必要的相关辅导和相关措施来疏导学生的一些心理,以及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工作性质,可惜学校没有做到;同时对于招聘单位的相关资质进行调查,显然学校也没有做到。为了提高就业率学校就部负责人的将学生推出校门。可悲,可叹啊!

   到此,本人已经思考的甚至有些累了,有太多太多的因素造就了近日的这个悲惨的事件,公众需要解释,社会需要思考,希望富士康的第八跳是绝唱,悲剧应该到此终止了。最后还是向卢新说一声走好,希望在天堂你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