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之后必然会伴随着很多评论争论,这些争论或是正确或是错误或是公正或是极端,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道理。存在即合理,我们只能在各种各样的场所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没有必要去驳斥谁,也没有必要去掩盖谁的声音。今天看了凤凰台董事局局长刘长乐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媒体发展推动中国的改革》好像是这个题目。演讲中提到,中国的每一次改革和发展都会伴随着媒体的巨大发声,然后得到政府首肯推动整个改革的向前推进。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网络的发展、媒体的改革,让我们的争论能够发声,让我们得到自己的话语权。
关于玉树地震,对于死难的同胞,我深感悲痛。也憎恨地震的无情,但是更加令人憎恨的是一些人大发国难财,大肆提高急需物资的价格,投机倒把行为甚嚣尘上,一些无良官员在媒体面前作秀而不采取实际手段进行救灾等等。我想我们在大悲之后应该监督的是这些。而不是拘泥谁,哪个企业捐了多少钱,他们应该捐多少钱,他们少捐了多少钱。这些,我想只要捐款的不论多少,不论是谁只要捐款了,那么说明他关注了这次地震。至于捐了多少,应该捐多少的问题,或是个人行为,或是企业法人行为,我们不便也不应该去评头论足。把自己的那份先做好了,再去关注别人。
谣言止于智者,在没有确定根据,没有准确权威信息的情况下,不要散播谣言,不要传播不良信息。这是一个有德公民最起码的素质。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关注受灾群众和灾后的重建。地震是天灾,不可避免,也不能预测,然而四处谣传将要地震,将要受灾,将要怎么样怎样的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对于人们心理的挫伤,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造成的损失,则是人祸。我们对于天灾感到悲伤,那么对于人祸却感到痛恨。所以个人认为,我们不要传播没有根据的信息,就是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做出的最起码的贡献。
悲愤应该成为动力,去关注该关注的。面对灾难,面对困苦,面对无良人群,我们应该悲愤,我们也应该关注。但是这样的悲愤这样的关注,可以是一时,但不能一世。我们即将面对社会,社会方方面面或是华丽媚眼,或是肮脏龌龊,这都是现实。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充实自己,加强自身的实力。关于对某些单位的诅咒,对某人的诅咒,对某党的诅咒,都只能是我们一时的感慨。如果整天做一个愤青,而不是去增加自己的实力,那么最后一辈子也只能是个愤青。举个例子,我曾经工作过的一家单位,同样的工作,同样一批基本业务素质相当的工作人员,一个踏踏实实干自己的活,遇到不平事愤愤几下接着干自己的活,最终他是top,业绩第一,后来他成了主管。另一个天天看着这个也不顺眼,那个制度也不规范,打压新员工,但是还不离开公司,他的结果就永远在那个岗位上不咸不淡的带着,哪天成了倒数第一就被开掉。所以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关注自身,当然不是说不关注其他,只是我们面对坏事物的时候,发泄之后就该懂得整装待发。
关于地震我们怎么也不能忘记,关于灾难我们都要铭记于心。关于社会我们需要学会感人恩,关于谣言我们要学会终止,关于悲愤我们要学会转化为力量。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