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天旭日
海天旭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367
  • 关注人气:2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喁喁”应该怎么读?

(2014-09-02 01:10:32)
标签:

喁喁私语

新华字典

古代汉语词典

汉字读音

海天旭日

分类: 语文天地

好友丹青老师发来短信问:

 

“请问:念‘喁(yong)喁私语’还是念‘喁(yu)喁私语’?两本都是权威的书,写的却不一样。应该是第一个对吧?”

 

短信无法打出汉语拼音的声调,故丹青老师略之。我知道,丹青老师习惯使用的是四角号码《新华字典》。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朋友圈中,能熟练运用王云五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发明的四角号码检字法的好像也只有丹青老师了。在四角号码检字法面前,我承认,我绝对是个“弱智”。

言归正传。我回答道:

 

“‘喁’是个多音字。读‘yong(第2声)’的时候,解释为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读‘yu(第2声)’的时候解释为小声说话或者应和的声音。喁喁私语,跟说话有关,应该读‘yuyu(第2声)’。供你参考。”

 

也是因为短信无法打出汉语拼音的声调,我在字母后面的括号内标了声调。

汉字的读音既有一定规律可循,却又变化多端,恕不举例。对于这个“喁喁”的读音,有的工具书只标一种读音,《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即如是:

 

yóng〔喁喁〕a.低声,如“喁喁细语”;b.随声附和,如“喁喁相和”;c.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如“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鱼口向上,露出水面:“水浊则鱼喁。”

 

“喁喁”这个词只标一种读音的还有《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即“yóngyóng”,义项有4个,如下:

 

众人仰慕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后汉书·黄琼传》:“天下喁喁,仰其风采。”随声附和的样子。《史记·日者列传》:“公之等喁喁者也,何知长者之道乎!”低声细语的样子。《聊斋志异·聂小倩》:“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蝉鸣声。扬雄《太玄经·饰》:“(diāo)鸣喁喁,血出其口。”

 

以下两本工具书有了变化。先看《中华古汉语字典》(吉林文史出版社),“喁”作为单音词,已细化为2种读音,如下:

 

1.yóng<动>鱼嘴露出水面,呼吸困难。《韩诗外传》卷一:“水浊则鱼喁,令刻则民乱。”

2.yú)<形>相应和的声音。《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最后看《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6版)

 

1.喁喁yóngyóng<书>【形】形容众人敬仰归向的样子。

2.喁喁yúyú)<书>【动】随声附和。【拟声】形容说话的声音(多用于小声说话):喁喁私语。

 

其实,“喁”是个多音字。如果把“喁喁”这个叠词孤立出来,既可读“yóngyóng”,也可读“yúyú”;但一旦进入语境之后,却只能是其中一种读法。

至于“喁喁”和“细语(或私语)”组合成短语,或者把“喁喁”解释为“细语(或私语)”的时候,《新华字典》和《古代汉语词典》都把“喁喁”的读音标注为“yóngyóng”,我不很赞同。我倾向于上述《中华古汉语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

一个词,几本工具书的表述莫衷一是。当然,如果把“喁喁私语(细语)”读成“yóngyóng私语(细语)”或“yúyú私语(细语)”都不能算错,因为那是工具书上说的。但我觉得,还是把“喁喁私语(细语)”读作“yúyú私语(细语)”更好一些。

 

2014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