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甫是忧国忧民的历史典范

(2020-08-01 15:04:39)
分类: 若晨杂文

  杜甫是忧国忧民的历史典范

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虽然一生有着宏伟抱负,但一生穷困潦倒,难以实现其宏伟抱负。尽管如此,但是,杜甫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创作了大量名传千古的忧国忧民的诗篇,如《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登高》等名作。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40多年后,死后的他受到宰相诗人元稹和韩愈等诗人追捧,开始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流传至今,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24岁时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榜后,开始出游。他不再参加进士考试,获取需要做官的这一硬件文凭,但是为了实现政治抱负,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

安史之乱,京城长安被安禄山叛军攻陷,官员死的死,逃的逃,还有大量高官被安禄山拘押。唐玄宗一口气逃到四川,太子李亨继位,史称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被叛军拘押在长安的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由于唐肃宗即位不久,需要任用大批官员取代唐玄宗政府官员,因此,没有进士学历的杜甫也有了做朝廷官员的机会。五月十六日,杜甫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宰相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他却提升了思想境界和开阔了诗歌境界,写下了奠定诗圣历史地位的心系苍生,胸怀国事的大量诗篇。

安史之乱,国家不幸,百姓不幸。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百姓多灾多难,流离失所,不能安居乐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史之乱对杜甫来说,是幸运的,是安史之乱提高了他的思想境界,并且开阔了他的诗歌境界,他不再写那些身居长安十年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不再为求一官而违心地对权贵阿谀奉承,写那些有损自己人格的求荐诗,而一改往日,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心系民生的诗篇。是安史之乱成就了杜甫的“诗史”,成就了中国唯一的“诗圣”。是安史之乱,诞生了中国一位忧国忧民的无出其右的现实主义诗人。所以说,杜甫的“诗史”非历史的必然性,而是有其历史的偶然性,并且不可复制。

放眼中国历史,有几个诗人能发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只有杜甫敢于直刺封建王朝。当然,这也是时代决定的,大唐皇帝对诗人是包容的,不会大兴文字狱,不会迫害敢于为民发声的诗人,所以,也成就了唐代灿烂的诗歌文化,成就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诗如果拿到宋朝,他生活在苏轼同期,那他就是大逆不道了。要是到了康乾盛世,他也出不了文字狱了,也许会被腰斩了,他的诗也不会存在了,也不会流传。

每个时代,成就不同风格的伟大诗人。自然,唐代才会出现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文若晨作于2020年8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