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拓本《孟孝琚碑》

(2010-06-09 09:43:57)
标签:

拓本

《孟孝

琚碑》

文化

分类: 金石类
http://s2/middle/4a61eb4ex888f0e8da241&690

《孟孝琚碑》跋

 

 

   关于《孟孝琚碑》的记载,始于清代末年。这个碑,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在云南昭通东南乡的白泥井马氏舍旁出土,十一月移置凤池书院,现存于云南昭通中学。这个碑不知在马氏舍旁的地里呆了多久,在此之前“未见著录”。

   一块立于一千多年前的汉碑,突然被人发现于一个偏僻的乡村,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如果不是那个了不起的人及时发现,它还会默默无闻地呆下去的,也许它会被毁坏而不复存在。

我十分钦佩这位发现者,可就是不知这个发现者是谁,查找多时,也是“未见著录”。我每次走在石板路上,总是低着头,看地上是否有未被发现且非常有价值的碑刻。去年我在泰山顶上行走时,就发现了一些刻有文字的铺路石,有的还署有年月。从所署年月看,均为清季。如今人们对明代以后的碑刻不太重视,不注意保护,我担心长此以往,这个时段的碑刻将成为空白。

   我于1993年秋,得一《孟孝琚碑》拓本,其时,喜不自胜。此拓本共十开,拓印颇精,最后一开为新刻于碑上的谢崇基跋语。前年,我又得一册有赵蕃跋语的此碑拓本的影印本,两相比较,我收的这个本子的清晰程度,并不比赵本逊色多少。而且,特别值得高兴的是,我的这个本子,是个比较少见的朱墨拓印本。

   这个碑的上半截已失,所存的是碑的下半截,高一点四米,宽一米。由于未写明立碑年月,同时,孟孝琚其人,在历史上又没有什么影响,距今年代久远,对其身世无从查考,因此立这个碑的确切年代很难认定。从出土至今,八方名家,各持一理。有的认为是西汉年间所立,有的认为是东汉年间所立。不过,现在大多认同谢饮涧之说,为东汉永寿二年。

   为了给这个拓本写几句话,我又找出民国间较有影响的一部考证碑石的书,据说也是《孟孝琚碑》第一次见之于著录的书,即出版于民国年间,方若撰写的《校碑随笔》。既然是第一次,出点差错也是难免的。经查对,发现方氏对此碑的释文,就有几个错字。他将碑的第三行中“攒”字释为繁体“坟”字,“平”字释为“卒”字;第九行中的“非”字释为“匪”字;第十三行中的“平”字释为“采”字。

   当然,方若撰写此书的功绩,主要在于收录了一些诸如《孟孝琚碑》这类发现于清代而未见前人著录的碑。可惜的,在他这本书中,至少还有一个名碑未收录进去,即现在原石已流入日本,刻于后秦的名碑《吕宪墓表》。以上这些,仅供将来修订《校碑随笔》者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