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铜像走进大学校园

(2011-06-29 17:05:17)
标签:

杂谈

在中华儒商总会捐赠河南大学孔子铜像揭幕仪式上的发言

 

 

孔子被誉为中国的圣人,是毫不为过的。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已有两千多年以上的积累,孔子是集大成者。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有两千多年以上的演进,孔子是奠基者。在此五千多年,指示中国历史进程的方向,建立中国文化理想的蓝图,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十四年,为了推行自己的理想,颠沛流离,历经磨难。他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传道,授业,解惑,被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宣扬仁爱的思想,为恢复西周的社会秩序而汲汲不休,成为儒家思想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过历代王朝的改造与发展,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孔子也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一个民族象征,一个精神符号。

 

中国的历史,是孔子如影随行的历史,也是孔子伴随着中国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不了解孔子,不认识孔子的价值,就了解中国的过去,也就无法预知和把握中国的明天

中国需要孔子,中国注定无法摆脱孔子的身影。既然孔子的历史使命还依然在继续,我们对孔子的价值也就必须继续进行挖掘。

从此而言,中华儒商总会捐赠孔子铜像,并不单纯是一种社会义举,实际上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对本民族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对当下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

中华儒商总会捐赠孔子铜像的社会行为,正是孔子义利观的重要体现。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则是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他认为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即只有符合,然后才能获取。孔子对弟子颜回“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作风深表赞同,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的态度,区别君子小人的重要方法。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而不知道《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华儒商总会捐赠孔子铜像以及系列公益活动,正是以义取利关注教育、奉献爱心的君子之举。

 

在河南大学百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孔子铜像走进河南大学,意味深长。

鲁迅说过,传统就是一座旧房子。对旧房屋,有人视之如寇仇,弃之如草芥,坚决彻底地予以拆除。有人会对旧房加以修葺改建,既可以住得舒服,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孔子和渗透着他的精神的儒家传统,就是一栋在过去几千年间被不断修葺的宏伟大厦。但是,过去百年,几代人在拆毁这房子,拆毁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现代化不能反传统,这就需要反思,需要总结。拒绝传统,一个人连自己是谁、什么是对错都不知道,他做的事情对他本人、对他所在的文化和社会,也就不会有什么贡献与增益。

当然,孔子不是历史的终点,今人更不是,自然也不应该以历史终结者的姿态傲慢地审判孔子。在当下,尊重孔子倒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尊重传统,在传统的边际上持续地创新,这样的现代化,才是保持国家不断前进、民族不断繁荣的基础。

孔子铜像走进河南大学,从此,河南大学的校园内,又增添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这道景观,以具体可感的形象阐释着“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必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激发河大学子瞻仰先师圣容,思考先师教诲,反思、弘扬传统文化,承担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

谢谢中华儒商总会,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