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仑美奂“新盒子”


标签:
风同学天津张智强奕聪花园西开教堂 |
分类: 国内 |
家门口的天津,虽近在咫尺,却并不了解。正因如此,每去一回,便惊艳一次,对这个城市的热爱也增加一分。
天津,它深厚的底蕴被太多人忽视,只因它太低调。
最爱天津的殖民风建筑,不只是那些前欧洲租界,以及古老的利顺德酒店,甚至天津的住宅,亦因这独特的历史与城市氛围,也染上浓浓的欧洲古典气息。朋友的家,位于南开区红旗南路的奕聪花园,据说这里是老外扎堆儿的住宅区,自然与人文环境都没得挑。
一进入小区,便如进入英国的小镇,那些精心烧制的红砖贴皮墙面,透露出浓浓的英伦风情,甚至淡淡的雾气,也灰常英伦。
挑高的客厅,透露着大气与从容,而壁炉中燃烧着的木柴,让冬日倍感温馨。
家里太漂亮了,做为骨灰级的装修控与摄影控,终于忍不住拿起了相机
竟然还有一个顶层的阁楼,朋友最喜欢倚在“香妃榻”上,让室外的天光照进来,沐浴在阳光里读书。
朋友是住在连排别墅中,和她开玩笑说,愈来愈喜欢天津了,可是她这大HOUSE我只能望洋兴叹。朋友说,小区三期的高层公寓,有90-180m2的精装套房,在天津的地理位置,相当于北京的朝阳公园,但每平米的价格是一万七,还不及朝阳公园房价的一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去看看呗!
第一次看天津的房子,自然会与北京的做比较,这宽阔与气派的电梯间,充满艺术范儿的印象画,在北京绝对是豪宅配置了,可是价格却差得太多。
一进样板间,便觉得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一打听,设计师竟然是来自香港的张智强,做为装修控与家居控,我可是他的粉丝啊!做为香港首位获邀请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建筑师,他的创作风格在简洁中见灵活变化的心思,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寻找变化的可能性。这个长城脚下的公社之“手提箱”、就是他的作品。
张智强在香港的家,亦是一个“箱盒”。“香港的生活环境挤迫像压在盒子里,香港人做事则充满灵活变化,我的设计感往往就是从这种香港精神出发,对箱盒有一份情结,亦爱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和达到灵活变化的效果。”他的房子只有32平米,可以轻易作出改动变化为不同功能的空间,活像变戏法的箱子。这个家就曾为他赢得99年亚太区室内设计个人住宅类冠军,被赞誉为理想小空间的居住典范。
而奕聪花园的“盒子”,有一百多平米,这个“新盒子”,给了张智强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公寓也可以很奢侈地做出挑高的客厅,在大树的掩映下,畅快的呼吸。
客厅的每个角落,都很好地利用了空间。上右图的电视,是可以灵活转动的,客厅餐厅都可以看。
欧洲的很多房子,都把餐厅放在采光最好的地方,有阳光,有景观,就餐才会更愉快。
餐厅与书房间的红酒架,即起到了区分空间的效果,又心思巧妙,用餐与阅读的时候,都可以开一瓶红酒!
书柜亦是一堵墙,隔开了客厅与书房,这样节约空间的灵活设计,正是张智强的拿手好戏。
奕聪花园称这样的复式为“叠墅”,顺着楼梯走上去是主卧,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房间竟然有两面窗,一面是窗外,一面是客厅。朝客厅的玻璃窗故意设计得很“室外”,打开这房窗,就打开了自然的窗户。
仔细看上图,可以看出,主卫干湿分区做得非常透彻,最里面是浴缸,中间是马桶,外面是洗手台。
洗手台采用双人设计,确保两个人可以同时使用,不必为早晨争取时间而“大打出手”
每一处细节都非常考究,金色的龙头,以及镶嵌着金色马赛克的洗手盆。
告别朋友家,无意中经过西开教堂,上砌翠绿色圆肚形尖顶.檐下为半圆形拱窗。堂内为三通廊式,内墙彩绘壁画,装饰华丽,无疑是我见过的国内最漂亮的教堂!
西开教堂1916年由法国传教士杜保禄主持修建,故旧时津民亦称之为法国教堂。
西开教堂的建筑风格属于罗曼式,有三个并列的绿色穹顶,高达45米,另一侧是华丽的管风琴。
古典的水晶灯,以及形象逼真的雕像。
你看看,北京,就找不出这么美的教堂;
北京,也没有性价比这么优秀的房子;
要不,就来一出京津“双城记”?
我,真的有一点点心动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