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风同学日本岐阜飞騨 |
分类: 亚洲 |
飞騨(tuo),这个地名第一次听起来,多少有些古怪,特别是这个“騨”字,还真是头一回见。
小城周围是山岳地带,中间是飞騨高地,是典型的高山内陆国。因为山林丰富,木工工匠很多,从事这些工作的工匠被称为飞騨工。在苛刻的劳动条件下仍建造出很多华丽的宫殿,因为成为了名工的代名词。
飞騨的寺庙固然精美,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条长长的濑户川,河道不宽,但满是红红的黑黑的,肥硕的(不好意思,没想吃它们)鲤鱼。那些河中的鱼儿那么大那么饱满,沿着河我不停地走,以为前方的鱼会少一些,但结果是丝毫不见少。是时,天光有些阴沉,秋风萧瑟,而河中的鱼儿如此缤纷,我的感觉多少有些惊心了。
濑户川,是四百年前,由一位叫做濑户屋源兵卫的人发起修建的人工河,长期以来,河水一直干净得可以洗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河水被严重污染,为重现当年的风采,在1968年,当地居民捐助在河里放入了许多的鲤鱼。当地人再不忍糟蹋,于是河水渐渐清澈起来。
这天一大清早,先赶到飞騨郊外,河上高架的一座红色的桥,分外引人注目。
日本的建筑大多颜色清淡暗调,于是时不时添一抹亮丽的红色,例如这座桥,例如红色的鸟居,例如那些濑户川红得惊心动魄的鲤鱼。
一家三口,父母踩单车,孩子坐在中间。
我踩的是电动单车,更加省力,途中景色极美,或是森林,或是飞瀑,或是漫山的野花,或是一个长长的隧道。心情无比惬意。
返回飞騨市区,沿着濑户川走,河边有许多好玩的小店,这是毛线织的万圣节南瓜。
河边有一家叫做“牧成舍”的小店,用的是自家牧场产的牛奶,他们家的冰淇淋和杏仁豆腐,好吃得让人难为情。
自然,河边的井盖,全是鲤鱼的图样。
顺着河边拐一个弯,就可以看到三岛日式腊烛店,在全日本,这样的手工腊烛店不超过十家。
NHK早间剧《樱花》曾在小店取景拍摄。
大妈正津津有味地听着店主人三岛顺二的讲解。在日本,用腊烛有很多讲究,什么场合用红的,什么场合用白的,什么时候用,有很多说头。
左侧的这个大腊烛有十三公斤,是寺庙用的,而且每年仅在1月15日用一次。
三岛顺二先生是腊烛店的第七代传人,他的祖上早在江户时代便开始经营。
制作腊烛所有的原材料,都来自于天然植物,这样一只红色的腊烛,售价为五百日元。
在制作的过程中,三岛先生始终面带笑容,还不停地给我们讲腊烛的工艺和故事,他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做的事情,那般痴迷,小小的腊烛,已经融进他的生命。
手里拿的腊烛芯,竟然由三种材料做成:分别是日本和纸、做榻榻米的草,以及绢。原因是这样做出的腊烛,不易被风吹灭,而且烛光的形状很美!烛光的形状!我当时一听就石化了。
先生说,冬天的时候,小街两旁都会点上他的腊烛,即使风很大也不会熄灭,那时的景色非常美。
临走前,他还欣慰地告诉我,儿子明年即将大学毕业,会回到店里来工作,成为第八代传人,将这些传统技艺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