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风同学南通启东吕四渔场蛎蚜山海鲜 |
分类: 国内 |
是在搞什么科学测量?!
见过的山多了,可是当地人和我说起这座蛎蚜山,我第一反应是:真的假的啊?!这也忒玄乎了点吧。
从南通启东的吕四港乘快艇出发,大约半个多小时的样子,蛎蚜山显出了真容,这哪里是山,分明就是一个滩嘛。听我这么说,船长很不爽地告诉我,那是我来早了,退潮刚刚开始,蛎蚜山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入水为礁出水为山,被当地人称为“沉浮山”。当我小心翼翼地登上这座山,一不留神脚还是被尖尖的牡蛎壳刺破了。蛎蚜山东西长1.43海里,南北宽0.9海里,处在南黄海潮间带,最不可思议的是,整座山,都是由牡蛎壳堆积而成的。
蛎蚜山其实就是千百年来牡蛎堆积而成。一代代的渔民在此劈去一半牡蛎取肉,留下一半贝壳,上边又长蛎蚜,再劈去一半留下一半,如此年复一年,日积月累,贝壳不断长高而成为山。我掘地三尺,想一探究竟,结果挖了半天,居然真的全部都是牡蛎壳!
只是没有想到,我的挖掘运动才刚刚开始,船又停靠在一片浅滩上,只见很多人疯疯癫癫地扭来扭去,时不时还面露惊喜。原来这就是被称为海上迪斯科的采文蛤,说是采,不如说是踩,脚在沙滩上踩来踩去,感觉有异物时就猫下腰去捡,十有八九是文蛤。然后远远地望见一群人,我以为是搞什么科学测量呢,走近一看,敢情也是在采文蛤。腰上缠着一个皮带往后退,皮带连着一个木板,将沙子推得平平的,然后就可以看出哪里有文蛤,然后拿钩子一钩就入筐了。看起来很简单嘛,可是我一试就很知道斤两了,仅靠腰力往后退带动那块木板,那是相当吃力啊。而且我根本就看不见哪里有文蛤,可是人家渔民一钩一个,算了算了,这技术活本同学干不了,我去采泥螺!
还是泥螺听话,乖乖在泥里凸起来,一挖一个准儿,所有的这一切,全是我这个北方佬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我就像一个贪婪的地主老财,幻想着这块滩上的泥螺全是俺们家的,最后腰都直不起来了。
当然,作为全国四大著名渔场之一的吕四渔场,可不仅仅是文蛤和泥螺,“黄鱼黄唷鳓鱼鲜,马鲛圆鲳鱼扁,吃上一口三年鲜”。吕四渔场像个得天独厚的天然鱼舱,日夜奔腾的长江水裹挟而下的泥沙使近海水质肥沃,饵料丰富,加之光照、气温和盐度等有利因素,这里的各种鱼虾蟹贝类资源极为丰富,鲥、甲、鲳、黄是吕四渔区的四大品牌鱼。
劳累了一天,真的是累死了,我都不知道流了几身汗,身上都长出盐了,尽管如此,我仍然如凯旋的战斗英雄,左手拎着文蛤,右手拎着泥螺,趾高气扬地走进了餐厅:老板,给加工一下!!
他说一天可以采几百斤,买糕得 ,除要上交一定的费用,每天的收入为一百元。
他的动作很有美感,一钩一个,真叫一个轻灵。
遂决定操起家伙挖泥螺,这是最正规的动作,一杆下去肯定是一个小鸟球儿。
开吃开吃!可别小看这盘海蜇,吕四海蛰青蓝色,半透明,吃到嘴里巨爽口,难怪被称为中国海蜇第一品牌。
梭子蟹也是吕四渔场的一大特产,这是梭子蟹籽“豆腐”,并非蟹籽烩豆腐,而是用鲜蟹籽磨成浆汁加热,使之凝固成豆腐状,然后加以烩制。
最后,是铁板文蛤,这样制作的文蛤特别鲜嫩。
风同学最美的十篇博文:
1.
法国:
2.
意大利:
3.
美国:
4.
意大利:
5.
法国:
6.
新西兰:
7.
土耳其:
8. 斯里兰卡:踩着高跷去捕鱼
9.
伊朗:
10.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