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风同学香港麦兜 |
分类: 亚洲 |
麦兜,最香港的漫画形象,他很笨,却有很多梦想。他的出生、上幼稚园、中学以至长大后负资产的一路说来,失败、失望,一个接一个,但麦兜还是凭着他正直善良的“死蠢”精神,创造了他的美丽世界。
麦兜,似乎也是香港打拼的白领一族的一员,在现实与梦想中沉浮与徘徊。
我今天讲的,是我09年夏天在土耳其认识的驴友,香港女孩Maureen,她绝对比麦兜聪明能干一百倍,但是,她也有些许麦兜的影子。
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就经常看到那些诸如“圣母玛丽亚”之类字眼的幼儿园,知道这是缘于香港的独特历史,非常好奇,但是却没有机会一探究竟。这一次,终于里里外外打探了个遍,概因近水楼台的原因,Maureen就在中华基督教会湾仔堂工作。
Maureen在湾仔地铁口接我,火速为我买了冻奶茶与蛋挞,然后开始带着我爬楼梯,我有点气喘吁吁,她面不改色,尽显香港本土行走达人的本色!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中,一处不大的教堂,两幢楼房,这里就是基督教会湾仔堂了。
麦兜的老妈麦家碧,就是湾仔堂教会的,教会所属的幼儿园外墙,就是她画的漫画,麦家碧本人经常来这里做礼拜,也许,这个幼儿园,就是现实版的春田花花幼儿园?!
Maureen同学工作非常忙碌,去地铁接我已经耽误了不少工作,所以她一头扎进工作,我就开始四处游逛了。后来我爬上那个惊险的旋转楼梯,去格子间找她,她依然忙得抬不起头来。这时候,她热情的同事罗国柱同学现身了,阿柱同学第一句话是酱紫的:请问你是哪个教会的?很雷人,但是也让我稍有羞愧:抱歉,大陆很多人,都没有宗教信仰的。
阿柱是八零后,普通话相当靠谱儿,他向我讲述了中华基督教会在香港的历史与发展;他向我展示他所热爱与信仰的基督教图书;他抱怨香港的书籍太贵(随便一本普通的书,都要上百港币),然后得意地告诉我他经常去深圳买书,或者与朋友去深圳找饭局。当我告诉他,大陆特别是北京的年轻人都在网上买书时,他打开那些网站看着那样优惠的价格与送货服务,眼神是那样的贪婪与无奈。
阿柱又带我去他们的小教堂,这几乎是我见过的最简朴的教堂,但是在这样的闹市中,在这样寸土寸金的湾仔,有这样一个虔诚的所在,非常难得。阿柱给我详细证解了许多我见过多次,却不太理解或不知道的知识。阿柱,那一刻,你的脸上充满自豪与光彩,那样纯净的热情,让我感慨不已!
Maureen邀请我去她们家作客,她母亲不会说一句普通话,所以,我喝了老人家煲的汤,却无以言谢。那个汤,让我见识了香港人煲汤的功夫,其实食材并不复杂,包括排骨,扇贝,银耳,胡萝卜等等,可是却将清香与醇厚这样MS矛盾的味道结合到完美,让我非常不雅地喝了七碗!!Maureen做的提拉米苏,也是相当惊艳,我一直以为她厨艺不佳,打算打击她一番的,谁知道提拉米苏这般正宗香醇,技惊四座,让我只有服服贴贴地吃了一块又一块!
Maureen在苏格兰完成的大学教育,又在香港岭南大学读了研究生,还会拉一手漂亮的大提琴,一招一式尽显香港文艺女青年范儿。她们母女俩在厨房忙活的时候,她放的是马友友的大提琴,那时候,我看着她在英国留学的那些照片,窗外,是一片青山翠岭。香港太拥挤了,所以,Maureen是如此怀念她的英国生活,与那些旅行路上的开阔与自由。
香港,与大陆不太一样,例如他们的宗教信仰,他们的某些西方生活的影子。
但是更多的是同出一脉的相承,例如阿柱热爱的大陆书籍与Maureen书柜里的北京胡同。
当我走过那么多地方以后,其实我知道,普天下的人,都是相象的,我们都像麦兜渴望马尔代夫的旅行一样,渴望身体与心灵的奔放与自由。
谢谢你Maureen,谢谢阿柱,谢谢Maureen的妈妈,您老人家送我的利事,那个红包,我会珍藏的。
小朋友们的伙食真丰富!
中华基督教会湾仔堂成立于1863年,这是相关的纪念画册。
桌子上有红绿两个捐献袋,用于收集捐献,红色的部分是给湾仔堂的,绿色的则是用于公益。
德高望重的女士,被称做“姑娘”。
风同学最美的十篇博文:
1.
法国:
2.
意大利:
3.
美国:
4.
意大利:
5.
法国:
6.
法国:
7.
土耳其:
8. 斯里兰卡:踩着高跷去捕鱼
9.
伊朗:
10.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