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三十,发现俺越来越出息了,一个吃字,简直成了最大的追求,真不枉俺姓范,真奔着“饭桶”去了。
于是那一年,体重一下子增加了二十斤,所有的裤子全部报废。还以为天生瘦肉型儿呢。一段时间不见,朋友们一见俺满脸都是怜惜的表情,咋成这样儿了,唉!不行,得控制了。
最让俺郁闷的是波波,按理说双胞胎基因完全相同,他咋还是薄纸一张呢。那段时间我俩同时办了健身卡,目的却完全相反。有时偷懒几天,体重就嗖嗖往上走,却听见波波在一旁叹息:“唉,几天没去,体重又下去了。”
哇呀呀呀,我这暴脾气...
那段时间俺特深沉,会没来由得陷入沉思,拜托,千万别理我,俺不吃,意淫行不行?
后来发现,世界大同最起码在吃的方面是最靠谱儿的,一个个被工作爱情交通体重折腾得死去活来的阴沉沉的脸,只要提到一个吃字,立码阳光灿烂得吓死人。
俺常常对二字头年龄的小毛孩语重心长:“啥时候,吃成了第一主题,你,就长大了”。
第一次去欧洲,俺就对移民国外彻底断了念想。在瑞士,一盘蒜茸西兰花标价二十八欧元,习惯了在北京随便在饭店吃饭,在N多选择面前幸福得迷失了判断,看来在国外顿顿下馆子绝对不靠谱。真不知道国外的中国人是怎么解决这个头等大事的,只记得一个海归朋友一下飞机,两眼直直地蹦出仨字儿----漱羊肉,就好象刚从局子里面出来一样,两只眼真是绿光得跟只饿狼一样。得,这下踏实了,出国就此打住。
买这所房子时,周围的饭店亦是考察项目,郊区的房子绝对不考虑,光吃就能困死俺。俺和阿莱绕着小区转了一圈,眼神交汇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湖南菜吉祥鸟、湖北菜湘鄂情、九头鸟、莜面村、太熟悉、大连海鲜饺子、东北菜、蜀一蜀二、素食馆、羊坊涮肉、小肥羊、贵州酸汤鱼、重庆火锅...快餐也齐全:牛肉面、阿肯和阿麦、馄饨候、一品粥、面爱面...就缺个山西刀削面了。最重要的是,上述饭店,均在步行五分钟左右,十分钟以内。
算来入住半年了,现在的场景常常是思考十分钟,仍然不知道去哪儿吃,不知道是选择太多,还是无从选择。终于发现,自己做的最好吃。可是,唉...
作为悲惨的乙方,断不了常请甲方或媒体吃饭,这可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要在人家公司报社的附近,还不能重样,俺的京城饮食宝典不断update,但每次仍是伤透了脑筋。
最厌烦的饭店就是俏江南,菜巨难吃,可你到嘉里中心和东方广场,几乎没什么选择,只好迎难而上。
最痛恨的就是面带笑容的服务员:“有新到的石斑和鲈鱼,还有大闸蟹...”拜托,没人把你当哑巴,声音低点儿行不行!
俺最惨的一次经历当属长虹桥附近的静心莲,音乐舒缓,千丝万缕的线帘,巨大的滴水观音,服务员着佛家装束,再看看菜名:悟无常麻酱秋葵/安然宽厚包容排/自在草菇烩瓜球/心存感恩烩彩椒/一念之慈土豆丝...一念之慈!拜托,俺已一步步陷入埋伏,小伙子宽厚地笑着:我们的水都是五台山运过来的;我们的蘑菇都是种在五台山,集日月精华;啊,这道菜会让人心怀感恩之心;来个一指禅吧,让人心存明镜...云里雾里,俺们高尚地心怀感恩之心用完了这一餐,直到结帐时,一个心惊胆颤的价格报了上来,小伙子还是那般纯洁地谦恭地笑着,的确----道行真是够高的,俺咋就没看出来呢。
“吃了吗您呐?老祖宗多英明啊,光是一句问候语,就不知道比“你好”高了多少境界!

加载中…